在中國的西南腹地,有一片神奇的土地——貴州,那里的山、水、林、洞,天然生就,原始古樸,回歸自然只需置身其中。
貴州的山,層巒疊嶂,喀斯特溶洞遍布全省各地,可謂“無山不洞,無洞不奇”;貴州的水,蜿蜒于深峽幽谷,給這個山區(qū)省份增添了幾分嫵媚。
簡介
地處中國西南邊陲的貴陽,被譽為“高原明珠”。因城區(qū)位于境內(nèi)貴山之南而得“貴陽”之名,由于古代貴陽盛產(chǎn)竹子,并以制作樂器“筑”而聞名,所以簡稱筑。
貴陽的旅游資源非常豐富。作為喀斯特地貌發(fā)育典型地區(qū),貴陽擁有以“山奇、水秀、石美、洞異”為特點的喀斯特自然景觀和人文旅游資源。既有紅楓湖、開陽峽谷生態(tài)公園等以山、水、林、洞為特色的高原自然風光,又有如陽明洞、青巖古鎮(zhèn)和息烽集中營舊址等文化內(nèi)涵極為豐富的人文景觀,還有古樸濃郁、多姿多彩的少數(shù)民族風情,以及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的宜人氣候。作為貴州省的旅游服務中心,貴陽四周分布著省內(nèi)的12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19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和兩個歷史文化名城。
貴陽的餐飲以“香、辣”為特色,口味偏重,多油。這里的小吃種類繁多,如花溪王記牛肉粉、腸旺面、雷家豆腐圓子、絲娃娃、荷葉糍粑、怪嚕飯、烤臭豆腐等。
簡介
黔東南是貴州省最為大眾所熟知的目的地。整個黔東南州以最高峰雷公山為界,北邊是苗族聚居地,南部則以侗寨為主,故而有“苗鄉(xiāng)侗寨”之美譽。
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使得黔東南極好的保留了她濃郁的原生態(tài)面貌。苗族那華麗的服飾、精致的刺繡和炫目的銀飾讓人嘆為觀止;而樸素的侗族則在山谷里逐水而居,巍峨的侗寨、高大的鼓樓還有精巧別致的風雨樓,都讓人有留下來的沖動。各民族濃郁的民俗風情和花樣繁多的節(jié)日,更是引得各地游人紛至沓來。
簡介
安順位于貴州省中西部,距離省會貴陽90公里,是貴州西部旅游的中心,因其顯要的地理位置,安順素有“滇喉黔腹”之稱,且“商業(yè)之盛,甲于全省”。安順市內(nèi)有舉世聞名的黃果樹大瀑布、龍宮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天然大盆景”天星橋以及“十八飛瀑”瀑布群便位于安順市西南;“地下漓江”龍宮和“世外桃源”漩塘位于安順以南。
小城高密度聚集了2個國家級風景區(qū)、若干個省級風景區(qū)及眾多的景區(qū)景點,其數(shù)量之多、密度之大、品位之高世所罕見。
地戲在安順地區(qū)廣為流傳,其表演內(nèi)容大多以注重忠義、尚武精神的“楊家將”、“薛家將”、“三國”、“風神榜”等為主。
簡介
鎮(zhèn)遠縣位于貴州省東部,人口較多的少數(shù)民族有侗、苗、土家族。鎮(zhèn)遠是貴州的東大門,素有"滇楚鎖鑰、黔東門戶"之稱。四季分明,氣候宜人。
鎮(zhèn)遠是中國山 地貼崖建筑文化博物館。城內(nèi)古街古巷曲徑通幽,石橋城垣錯落有致,碧水晨霧姿態(tài)萬千,春江漁火詩意盎然,有雄偉奇特、蜚聲中外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龍洞古建筑群和明清古民居、古巷道、古碼頭、古城垣等160余處,觀賞價值與科考價值俱高。其建筑風格為青磚黛瓦、高封火墻、飛檐翹角、雕梁畫棟,每一塊青石板、每一塊青磚都記載歷史遺跡,泣訴著千年古鎮(zhèn)的滄桑。
簡介
荔波縣位于貴州省南部,隸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山川秀麗,四季如春,是一塊神秘的土地。被譽為地球腰帶上的“綠寶石”。荔波以原始、古樸、神奇、多姿多彩而著稱,主要四大景區(qū):水春河峽谷景區(qū)、樟江田園風光景區(qū)、大七孔景區(qū)、小七孔景區(qū)。
地球腰帶上的“綠寶石”異彩紛呈,風光絕世。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古樸、神奇而神秘。來此一游,有悅目賞心、超凡脫俗、世外桃源之感。
荔波是一個少數(shù)民族聚居縣。世居于這塊秀美土地上的布依、水、苗、瑤、漢等民族,長期和睦相處共同創(chuàng)造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古樸濃郁的民族風情。長期以來,民族的花燈表演、山歌對唱、吹筆管、打刷把、賽龍舟、爬刀山、跳蘆笙舞、陀螺賽、打獵舞等,至今仍很好地傳承。
聯(lián)山灣位于貴州省荔波縣駕歐鄉(xiāng),是依山傍水式的布依族群居區(qū),以聞名天下的小七孔景區(qū)和大七孔景區(qū)為依托,以山秀水美的鄉(xiāng)村田園風光和布依族農(nóng)耕文化為特色,以山水景觀為靈魂,聯(lián)山灣風光秀麗,水潔風清,水面平靜,視野寬闊,兩岸青山翠綠,村莊錯落有致,仿佛是一首田園山水詩,被許多游客稱為“世外桃源”。
萬畝梅原是我國最大的野生梅基地,每年元月初到2月底,當暮冬時節(jié)、萬木蕭疏的時候,這里卻是滿山遍野、爭相萬畝梅原輝映的梅花,千樹萬樹野梅凌寒弄影,使原始森林里暗香疏影,含春閨中,把綠色的喀斯特原始森林裝點成“南國雪原”。真可謂“飛雪入林枝上白,飄花沁鼻暗香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