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在线观看免费视频,视频你懂,黄色毛片免费在线观看,免费看动漫美女全身视频下载,国产日韩欧美网站,乳色吐息,黄色高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目的地 >四川

四川

四川

四川,素有天府之國的美稱。千年古都,人杰地靈;多元文化,民族走廊;巴山蜀水,巍峨壯麗;中國國寶,熊貓故鄉(xiāng);天府美食,譽享天下;無法拒絕的熱辣美食,讓人驚艷的自然風光,古蜀文化的發(fā)源之地,在四川。

應天寺景區(qū)

應天寺景區(qū)

四川省雙流縣應天寺座落在城南牧馬山麓,占地約四十畝,與國際高爾夫球場、西南日月城、牧馬山莊等毗連,距雙流國際機場僅3公里,川藏公路、成雅高速公路,繞寺而過,陸空交通甚為方便。舊縣志記載:“清初重修殿寺重,方丈齋廚,繞曲幽邃,云巒竹樹,勝甲一方”;并稱“縣中此剎最古,唐僖宗賜名”,此為唐僖宗避黃巢之亂,駐扎于此,故爾此名之事,該寺始建于梁天監(jiān)年間,規(guī)模逐漸擴大,一經(jīng)皇帝賜名,歷朝代更迭而不變,舊名遂不傳于世?!妒畤呵铩贰ⅰ缎彤嬜V》和《書繼》等古籍,以及近年張公所著《中國佛教文化辭典》中,對應天寺的詩、書畫都有記述或條目,《全唐詩》和舊《雙流縣志》、《華陽縣志》(歷史上兩縣有分合關(guān)系)都收錄了五代時前蜀翰林學士歐陽炯七言古風《題應天寺天王壁畫歌》。如今,該寺尚存在,吳三桂稱帝時大周元年幾次甲寅“重建之殿兩座”。 一九九○年佛智法師住持以來,新建殿堂四座、荼毗塔院和普同塔,以及生活用房等,大悲殿旁的詩屏上,前鐫刻歐陽炯長詩,后鐫刻佛智法師玉佛殿開光五言古風,令人頗有“異代詩人音韻通”之感。處處可見佛智法師撰書、楹聯(lián),深含禪機佛理,具有濃厚的佛教文化氛圍。

了解更多>>

鷹家溝

鷹家溝

鷹家溝,三合以北12公里,處于宜賓、樂山、自貢三市交界。登上云峰寺山系可看見鷹家溝的全貌。山形奇特,一面青山碧綠;一面卻是繁華的鄉(xiāng)村景象。山頂有碧綠的海子和飛泉流布,讓你留戀這迷人景至;若登上獅子山,更讓你有人在天上走的美妙感受......

了解更多>>

印山公園

印山公園

印山公園,它始建于1926年,原建園于中心鎮(zhèn),因與嘉陵江東岸的天印山遙相對峙而得名,新園于1997年落成,它位于武勝縣縣城嘉陵江畔,地勢峻峭,依山而建。是休閑、品茗、文化娛樂、游覽的好去處。園內(nèi)建有4個風景亭和:吉祥龍舞、&"漢白玉雄師&"等雕塑。&"武勝風景&"石刻,還修建了兒童樂園、茶館、飯館、&"詩社&"、&"門球場&"等配套服務設施,修建恢復&"千佛巖&"石雕,公園占地面積350畝,共栽植了60多個品種,21000多株花苗樹木。公園大門,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牌坊,長16米,寬6.8米,高6.6米,四根漢白玉石望柱,雕有縷云龍紋,大門前后有&"龍鳳呈祥&"、&"仙鶴獻壽&"、&"松鶴延年&"等浮雕,一對漢白玉雄獅儀態(tài)威嚴。公園的觀景塔,由四川省師范學院教授周子瑜老先生命名為&"定遠塔&",遒勁有力的塔名為原中共中央西南局宣傳部長、著名作家馬識途書寫。定遠塔九層八角,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銀墻赤柱,內(nèi)廳外廊,飛檐反角,翹懸銅鈴,樓層下有塔座群樓。塔高36.8米,建筑面積1300平方米。定遠塔是武勝的標志性建筑,也可以說是武勝的鎮(zhèn)邪之寶。塔的建成昭示武勝年年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歲歲平安吉祥,繁榮昌盛。這就是&"龍鳳呈祥&"大型浮雕。龍雕的造型是:江水奔騰,祥云翻滾,華夏巨龍,昂首擺尾,勢欲起飛。十二位龍的偉人奮力舞龍,喻意武勝經(jīng)濟就要騰飛了。相傳浮雕建造過程中,當龍頭豎起時,正值大旱三伏天,卻有蜻蜓迎龍起舞,西方天空突然出現(xiàn)一道彩虹,昭示武勝這塊沃土將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這座浮雕在制作過程中,曾有英國、德國、韓國的美學教授和留學生親臨觀摩,竣工后曾受到省地有關(guān)領導學者的高度贊譽。雄踞在圍欄臺基上的是最高貴的靈獸,也是獸中之一----獅子。雄獅身披鬃毛,口銜寶珠,項掛串鈴,瓔珞彩帶,姿態(tài)各異,維妙維肖,表現(xiàn)出雄悍、生動勇猛,閃耀著古代石雕藝術(shù)的光輝。園內(nèi)共有42只青石坐獅。&"武勝八景&"石刻是武勝風景的縮影,&"天印高懸&"、&"環(huán)江晚渡&"、&"竹溪涵碧&"、&"書巖古篆&"、&"南禪晚鐘&"、&"石筍矗立&"、&"太極湖閘&"。這些作品以平易近人的手法,表現(xiàn)出樸實、真摯。線條簡明、造型生動,既保留了昔日&"武勝八景&",又增添了新時期武勝人民創(chuàng)造的豐功偉績。&"半月廊&",這賦有詩意的名字,是著名詩人梁上泉題名并書寫的,&"半月廊&"順山勢蜿蜒彎曲,地面鋪石板,頂上混凝土架梁,左側(cè)條石砌墻,右邊混凝土座以扶攔,寬敞大方,閑暇漫步,清涼幽雅,面壁可欣賞文人騷客絕字佳句。千佛巖摩崖造像于北宋嘉佑年間建造,曾經(jīng)被損毀,現(xiàn)在摩崖造像全部修復,目前,已成為善男信女的&"朝拜圣地&",山水巖漢代古墓遺址于1999年12月14日在修建印山公園漢亭中發(fā)現(xiàn),發(fā)掘漢墓10余個,出土文物500余件,考古專家們認為,武勝漢代古墓群出土的文物質(zhì)量高,嘉陵江流域少見,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了解更多>>

銀杏花園

銀杏花園

銀杏花園座落于廣漢市連山雙泉場鎮(zhèn),占地20余畝,地處廣漢、金堂、中江來往樞紐地帶,交通便利,設有大型停車場兩個,泊車十分方便。園內(nèi)以高大挺拔、千姿百態(tài)的銀杏樹著稱,是一家集餐飲娛樂、商務會議、休閑度假于一體的大型農(nóng)家樂,還有古城墻、龍型魚溪、百鳥朝鳳古柏等景點。置身園中,于九曲流水間賞花戲魚,在春風楊柳中品茗聊天,處處有翠綠菜地,時時聽嬌鶯恰啼,享農(nóng)家歡樂,與自然和諧……讓您大有心曠神怡,返樸歸真之感。園內(nèi)餐飲長廊,日接待客人1000余人?!  跋磙r(nóng)家樂,品珍稀魚,吃回鍋肉”,盡在銀杏花園。

了解更多>>

益西寺

益西寺

新龍益西寺位于新龍縣城東南25公里的甲拉西鄉(xiāng)呷烏村。該寺創(chuàng)建于公元958年,是一座歷史悠久的苯教寺廟。益西寺氣勢宏偉,廟門由銅皮包制。寺內(nèi)藏有各式鎏金銅佛200余尊,苯教《甘珠爾》及其他各類經(jīng)書上千卷,還有駐瞻(新龍舊稱瞻化)藏官贈送的珍貴唐卡15幅,鑲翅法螺1對,長約7米的絲質(zhì)黑旗一面。殿中還有一尊高約10米的佛像。 1936年紅軍長征途徑瞻化時,有一個師的人馬曾駐扎于該寺。寺內(nèi)至今還保存著紅軍贈送的銅1副、如意勝幢1頂。 益西寺位于新龍縣城3公里處,是康區(qū)最大苯波教寺廟。在佛教教派眾多的派別里,苯波教屬藏族的原始宗教。益西寺內(nèi)收藏了各式銅像200余尊,藏傳佛教的經(jīng)典《甘珠爾》、《丹珠爾》和各種經(jīng)書4萬余冊。還有各時期駐瞻的藏官送的十五幅唐卡、鑲赤法輪一對、20尺長的黑旗一面等等。 益西寺是一個愛國愛教的寺廟,1936年紅軍長征途經(jīng)新龍,一個師部就駐扎在益西寺,紅軍的愛護行為僧侶為之感動,主動籌集糧款,收養(yǎng)紅軍傷員,幫助紅軍度難關(guān)。1986年政府撥???0萬元維修益西寺。今天大家所看到的益西寺就是經(jīng)過維修,但整體框架保持原狀的寺廟,顯得格外的神秘與美觀。轉(zhuǎn)經(jīng)時,按苯教的轉(zhuǎn)法是反時針方向轉(zhuǎn)。 益西寺距新龍縣城3公里,州級文物保護單位,是新龍縣歷史上的第一座寺廟,也是康區(qū)最大的苯教寺廟,曾毀于1966年,1986年國家撥???0萬元進行維修。寺院門口的一塊圣石,據(jù)說是1983年11月27日晚,本寺的護法神虎在石頭上留下的腳印。 寺門內(nèi)側(cè)墻壁上的生死流傳圖、梵世界地圖、七政寶、八瑞相、護法神等巨幅壁畫有上百年的歷史。寺中藏有苯波教經(jīng)典《甘珠爾》、《丹珠爾》各種經(jīng)書數(shù)千余冊和歷代駐瞻藏官送的15幅唐卡。其中有一幅清代時期繪制的苯教祖師辛繞的巨幅唐卡,里面有兩百多種佛像和護法神,是藏區(qū)苯教寺廟中最大的唐卡畫。寺內(nèi)還珍藏著紅軍長征時贈送的一副銅鈸和一面繡有:“益西寺是我們紅軍的寺廟,我們一定保護它”的錦旗。1936年,紅四方面軍長征途經(jīng)瞻化時,紅軍的一個師部曾駐扎在益西寺一個月之久,與益西寺的僧侶接下了深厚的感情。 景區(qū)咨詢電話:0836-8121285(新龍縣旅游局)

了解更多>>

彝族懸佛群

彝族懸佛群

馬邊縣明王寺發(fā)現(xiàn)11尊彝族佛像群,石佛全部懸托在屋梁上。明王寺始建于明代成化初年,鼎盛于清朝道光年間,當時建筑規(guī)模占地約5畝左右,現(xiàn)存建筑僅300多平方米。在馬邊縣修復明王寺時,意外地在石菩薩中發(fā)現(xiàn)了掩蓋多年的11尊石佛,這11尊石佛中有4尊坐落于正殿,7尊坐落于三清殿。普遍比真人小,全部懸托于離地兩米多高的梁架上。其他佛像都戴冠著靴,身著鎧甲,而這些佛像的光頭前方有一小撮“天菩薩”,與彝族“天菩薩”極其相似;這些佛像服飾的花紋圖案,與彝族男子服飾的花紋圖案極為相似;這些佛像是赤足踩在祥云上,現(xiàn)了彝族審美觀,是彝族人在艱苦條件下赤足求生存的生活狀況的反映。 專家考證后認為,這種懸托于大殿半空的佛像,在佛教寺廟中極為罕見。由于這些佛像懸在空中,人的視力的高度很難達到,加上歲月的剝蝕,石佛像顯得有些模糊,讓人很難辨別。幾百年來,明王寺雖然香火不斷,但直到最近,這群石佛中還有彝族佛像的秘密才被人發(fā)現(xiàn)。明王寺的懸托石佛對于研究大小涼山彝族的文化、歷史,特別是彝族的宗教文化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通過這些石佛也可以看到,彝漢文化的相互交融與包含。

了解更多>>

彝海結(jié)盟地

彝海結(jié)盟地

冕寧縣位于自治州中北部,幅員面積4420平方公里,人口32萬。1935年紅軍長征經(jīng)過冕寧,開展了一系列重大革命活動。朱德總司令親自宣布成立了紅軍長征入川后的第一個紅色政權(quán)--冕寧縣革命委員會;組織了地方革命武裝--冕寧縣人民抗捐軍;毛澤東主席親自接見彝族代表果基達列;劉伯承將軍與彝族首領果基小葉丹在彝海歃血結(jié)盟,譜寫了民族團結(jié)、軍民團結(jié)的不朽篇章。   冕寧冬暖夏涼,氣候宜人,雨量充沛,物產(chǎn)豐富,是國家商品糧基地和四川省糧油基地。這里交通便捷,資源富集,人稱&"工業(yè)味精&"的稀土儲量位居全國第二,其質(zhì)量居第一。  此外,境內(nèi)山川秀美、風景幽麗,既有安寧河平原的田園景色,又有雅礱江雄奇險峻的高山峽谷和自然天成的錦屏奇觀;既有煙波浩渺的寧源湖(大橋水庫),又有古木蔥郁、山花爛饅、清澈如鏡的彝海;既有群山環(huán)抱,山泉清澈,游人四季不斷的靈山寺,又有山河壯麗、林木繁茂,稱為&"南北動物走廊&"的省級自然保護區(qū)--冶勒。一道道亮麗風景,讓人流連忘返。

了解更多>>

宜賓學院

宜賓學院

宜賓學院是2001年5月11日經(jīng)國家教育部批準建立的省屬綜合性本科院校。學院位于萬里長江第一城——宜賓市。學院占地1045畝,已建成校舍面積36萬平方米,擁有教學儀器設備值4187萬元、藏書91萬冊(含電子讀物30萬冊),建成了與互聯(lián)網(wǎng)和中國教育科研網(wǎng)聯(lián)接的功能完備的寬帶校園網(wǎng)。學院現(xiàn)有中文、法律經(jīng)濟、英語、美術(shù)、音樂、教育、管理、數(shù)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shù)、生物工程、化學化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shù)、體育、社科等14個教學系(部)和兩個二級學院(初等教育學院、繼續(xù)教育學院)?,F(xiàn)有本科專業(yè)33個,面向26個省、市、自治區(qū)招生。目前學院全日制在校本、??茖W生11000余人。學院治學嚴謹、學術(shù)空氣濃厚?,F(xiàn)建有陽翰笙研究所、唐君毅研究所、民營經(jīng)濟研究所、高教研究所、計算物理研究所、應用化學研究所、資源與環(huán)境科學研究所、發(fā)酵工程與食品科學研究所、生物制藥研究所、會計研究所、光電信息研究所、行為實驗室、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和鄧小平理論研究會等科研機構(gòu)。經(jīng)四川省教育廳批準,建有四川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四川省思想家研究中心。辦有國內(nèi)外公開發(fā)行的《宜賓學院學報》和國內(nèi)公開發(fā)行的《宜賓學院報》。全院教師在國內(nèi)外公開發(fā)行的刊物上發(fā)表論文2000余篇,出版專(編)著200余部。1人作為主研之一獲國家發(fā)明一等獎,6人獲曾憲梓教育基金獎,38人次獲省教學成果獎。學院擁有一支素質(zhì)較高、結(jié)構(gòu)合理、教學經(jīng)驗豐富的教學科研隊伍?,F(xiàn)有在職教職工871人,其中專任教師543人。擁有教授30人,副教授185人,博士20人,碩士148人,客座教授30人,特聘教授5人,另有外籍教師6人。目前,學院正致力于服務地方經(jīng)濟建設,培養(yǎng)本土化、高素質(zhì)、適應地方經(jīng)濟建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了解更多>>

宜賓天池

宜賓天池

宜賓天池位于宜賓西郊,距城區(qū)9公里。天池古名滇池、凌波池,亦稱西湖。中橫巨石,狀若橋梁,將池分為二,內(nèi)池廣一里、長五里,外池廣一里、長三里,水深數(shù)丈。天池成因,說法不一,或說由金沙江河道變遷形成,或說因地震,大地陷落所致,天池內(nèi)遍布荷花,或紅或白的花朵碩大嬌艷,所產(chǎn)之蓮藕,色白如雪,鮮嫩可口,“天池藕粉”至今仍遠近聞名。天池美景,自宋以來多有記述和題詠,為人們所稱頌。公園內(nèi)架有曲橋一座,形成上下兩個湖面。上下湖有湖心島各一個,下湖有兩個半島,遠遠望去,給人以幽深莫測的感覺。蜿蜒迂曲的沿湖長堤,全用條石砌成,高2米多。岸邊建成寬1米的水泥小道,道旁廣植嘉木,綠葉婆娑,倒映湖中,微風輕拂,波光粼粼。 銀龍●天池雅苑--宜賓三江房產(chǎn)網(wǎng)   園內(nèi)還建有花園、盆景園、薔薇園各一個?;▓@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種有蝴蝶果、象開紅、貼腳海棠、臘梅、紅楓、杜鵑等花木。四時花繁,爭妍斗艷;另有近400平方米的草坪,寸草絨絨,如碧氈鋪地。盆景園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各式樹樁盆景,姿態(tài)各異,巧奪天工。薔薇園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種植有鐵樹、朱蘭、月季、雪松、云竹、廣玉蘭等花木;其中一株雪松,高不盈尺,而枝葉卻鋪了一丈方圓,青灰色長枝如孔雀尾巴,甚是奇特可愛。此外,公園還有30多畝的苗圃地,為城市綠化提供諸如水杉、香樟、懸鈐木、銀樺等樹苗及各種花卉苗種。天池上湖,優(yōu)良品種雪花蓮已廣延二畝多湖面,夏天,荷葉田田,菡萏映目,看去雖不如古天池那么浩渺無涯,但游人仍可領略山青水綠、芰荷飄香的情韻。 銀龍●天池雅苑--宜賓三江房產(chǎn)網(wǎng)

了解更多>>

一佛寺塔

一佛寺塔

一佛寺塔又名雙石塔,位于達縣城東南40公里的景市鄉(xiāng)一佛塔村,東到真佛山廟群約5公里,西至景市鄉(xiāng)約1.5公里,周圍樹林茂盛,風景宜人,是真佛山至雷音鋪旅游線上的一大景點。      據(jù)民國《達縣志》記載:一佛塔及一佛寺是為了紀念真佛山創(chuàng)始人蔣德化“善人”而修建的。一佛寺建于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年),其建筑形式和殿堂布局與真佛山寺廟十分相仿,可惜該寺廟毀于“文革”,現(xiàn)僅存山門和石梯,山門高5米,兩邊門柱上石刻楹聯(lián),為“梵剎甚清幽孤月寒煙空色相,園多雅致萬家煙火映禪登。”距寺約20米是一佛塔,塔為雙石塔,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8年),六邊形密檐式實心塔。其中1號塔高42.65米,底層邊長3.6米,下為石砌素面臺基,高0.23米,基座為須彌座,高0.47米,東邊三面浮雕佛龕人物10余尊以及園林建筑圖案。塔身共十九級,層層上收,皆用整塊青石壘砌而上,嵌接平整嚴密,其難度之大,令人嘆為觀止。塔檐無任何木拱,均用青石嵌砌,上以片瓦復頂,檐口及翹角下有石雕云紋圖案。塔頂是五顆石質(zhì)仿鑄佛珠,塔尖為園形鐵件,可能是為防止雷擊而鑄。2號塔的形制構(gòu)造與1號塔相同,不同的是該塔身為17級,通高31.3米,底層邊長2.9米。兩塔相距10米,互相輝映,雄偉高大。該建筑經(jīng)歷了一百多年的風雨滄桑,至今保存完好,其巧妙的構(gòu)思,精美的雕刻,精湛的工藝,更使其不愧是大巴山區(qū)古塔建筑中的一顆璀燦名珠。

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 暢享自駕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