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咸豐縣志》謂造像之前,名曰東山,造大佛像后,人呼大像山包括虎溪橋和虎溪巖、大佛、大象精舍、古黃家花園、詩圣堂、扶云閣與南巖狀元洞、白塔七個景點。 虎溪橋:相傳唐以前未鑿大佛像時,樹木茂密,人煙稀少,常有虎豹出入其間,據(jù)傳古木橫柯交蔽,白天都顯得陰暗,樹木的枝柯交叉,手可以把著樹干吊到河邊去,這林中時有虎豹在溪澗飲水,臥在溪邊,原來亂石叢中長的有竹有樹,沒有橋,現(xiàn)修了一道橋,直通“虎溪”二大字?! 盎⑾边@兩個大字,各高五米,楷書,寫字的人,他的題款是“……上柱國賜金魚袋統(tǒng)制河中的母恩書”,字在竹后石壁上,清風(fēng)徐來,竹干搖曳,好像字的筆畫在動,頗有逸趣?! 〈蠓穑阂蛔蠓鹗?,有唐宋造像五尊,唐宋元清時代題款24處,宋代陀羅尼經(jīng)幢一處,摩巖造像最大的一尊是彌勒座像,俗稱大佛,高9.88米,佛頭有螺髻,袒胸,左手平置膝上,右手上屈,作施與愿印狀,兩足踏蓮花著,大佛花紋線條清晰,全部為凸紋,面容端莊而慈祥,頭部后面有火焰紋背光,身后有高 10.20厘米的小佛四千余尊均坐蓮臺排列整齊,鐫工甚精。 大佛寺的名稱變化,自從唐代鑿像以后,即名大像寺,至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新建千部法華經(jīng)芷時,敕名永安院,至宋徵宗寧二年(1103年)六月,因閬吸到倚郭永安院與陵江相犯,合行徊避,敕宜改稱福呂為額。至同宋高宗紹興年間(1131年)建造的三重檐福昌院覆蓋,能避大像風(fēng)雨,元代仍名福昌院。明嘉靖《保寧府志》仍稱大像寺,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重建大佛寺摩巖記》謂郡東江山腰,有寺名大佛,其名沿襲至今。大佛建造年代,大佛右側(cè)約50余米處石龕內(nèi),有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五月二十日劉某撰刻的《東山大像精舍何居士記》文中說:“何居士字壽松,今已八十一歲……家在今之所居對江之北岸(即今城北小學(xué)地段)南瞰石壁,隱約如有仙狀,遂舍百年之業(yè),即居于此,乃手鑿石巖,逐成大佛,至今竹柏森羅靈竹瑜樹,聳干捎云,日無所照,詢諸嶙伍,皆謂何叟不事農(nóng)耕,手植所致。爾來僅二十余載,不求聞達(dá)于鄉(xiāng)間,雖業(yè)善釋宗,竟畢所愿而已……按作記時間為唐憲宗元和四年,像已鑿成,樹木花草又種植了二十多年,才到八十一歲,可推知他鑿像四十歲左右,即唐代宗大歷初年,成像在六十歲左右,即唐德宗元初間鑿像花了二十多年功夫?! 〈笙窬幔壕褪钱?dāng)年鑿大像的何居士居住的地方,像成過后,也就長時住此。精佶,意即佛氏信教念佛所在,他是居士,只是信佛念經(jīng),而又不是受艾疤的和尚,它的精舍現(xiàn)存建炎年間的題記,可以指識其地,一九九O年又在其原地上重修,仍名東山大像精舍,這里有飛爆,有怪石,四周樹木幽深,絕塵俗氣,間聞嚶嚶鳥鳴,精舍不復(fù)讀經(jīng),只任人游覽?! 」劈S家亭子:杜甫有《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黃家亭子》詩二首,注謂“黃家亭子黃詳所在”。據(jù)第一詩首聯(lián)“山豁何時斷?江水不肯流”句,問這山是什么時候斷成這樣一個缺口,江面是這樣平靜無波,像死水一樣,這兩句描寫的正是塔山灣到大貨寺這段峽谷口的山水狀況。第二首詩首聯(lián)“有徑金沙軟,無人碧草芳”,描繪由古城過江走沙壩里的路是軟軟的,山中小路少人行,卻長滿了綠茸茸的芳草。這兩句話,準(zhǔn)確地寫明了去黃家亭子的方向和從城里去應(yīng)走的路徑。杜甫和王使君(王使君是當(dāng)時閬州剌史)當(dāng)是受黃員外的邀請在這段江面劃船,在江巖山畔黃家亭子呤宴的,現(xiàn)在把黃家亭子納入東山園林建在稍高一點的谷口巖角上,更能使游客懷古覽勝,賞心悅目?! ∮上商萑朐频椒鲈崎w,原來的扶云閣是明代建的一座四層高樓,位于現(xiàn)棉紡廠位置。民國年間毀,原為閬中風(fēng)景之一?,F(xiàn)由《詩圣黨》再上百余級至山頂巖罅間建扶云閣,遙望西來閬水由南而東而北,把古城閬州盤在沙州上,每當(dāng)夕陽西下,煙霧迷城,奇超橫生?! ∵@里有《詩圣堂》飛檐五楹建于古黃家亭子較高罅間,其中書刻杜甫于廣德元年冬及廣德二年春,兩次游閬中所寫59題,他一生所寫政治詩,以閬州寫的最多,全部刻出,以供游客涵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