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廟地處四川達州市渠縣縣城內(nèi),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渠縣,古屬國,秦置宕渠縣。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更名渠縣。歷年文風極盛,對孔子的尊奉特別推崇。早在宋代,渠縣就建有供奉孔子的文廟。后因戰(zhàn)亂頻繁,原廟被毀,現(xiàn)存的文廟是前后經(jīng)歷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四個皇帝,改遷位置,費時118年之久才建成的。文廟氣勢雄偉,構(gòu)思精巧別致,建筑工藝精湛,文化氣氛濃郁,布局嚴謹有序,保存基本完好,堪稱巴蜀一絕。文廟大門雄偉壯觀,朱紅照壁,十分耀眼。正北面“宮墻萬仞”四個遁勁有力的楷書鎏金大字,相傳為康熙皇帝手書。宮墻兩邊大門懸匾,左有“圣域”、右有“賢關(guān)”,即圣賢所能至。橋護欄雕刻文房四寶、花鳥蟲魚、祥云怪獸等。中橋兩頭為精雕蟠龍,只有狀元衣錦還鄉(xiāng)才可過此橋,寓意金榜題名,獨占鰲頭。兩旁的二橋,也只有功成名就的讀書人,才夠資格過一趟,稱做“游泮”,且要舉行一定儀式,即所謂“泮水生香”,始能走過。過了泮池,則為青砂細石砌成的“欞星門”牌坊,高大壯觀、精巧絕倫。牌坊上的“二龍戲珠”、“雙鳳朝陽”、“仙鶴祥云”、“五蝠歸真”、“麒麟送書”、“魚跳龍門”等浮雕圖案,皆為上好石料,精雕細刻而成,被譽為巴蜀牌坊之首。能工巧匠砌成的“寶珠山”、七個小巧玲瓏的八角亭以及宛如玉帶、碧波蕩漾的渠江盡收眼底,使人遙思無限、心曠神怡。如今文廟,通過當?shù)卣S修,既保持古樸典雅的風貌,又成為全縣人民開展各種文化娛樂活動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