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苑寺,位于劍閣縣西武連鎮(zhèn),距縣城43公里,前臨西河,川陜公路從寺東北約里許的武侯坡半山腰上通過。
覺苑寺始建于唐貞觀年間,名弘濟寺,宋元豐年間賜名覺苑寺。元末部分殿宇被毀,明代天順初年(1457年),僧凈智及徒道芳到此,重建殿宇,重塑佛像,繪制《佛經》于大雄寶殿四壁,更名普濟寺;清康熙初年(1662年),殿宇經維修后,復名覺苑寺。
覺苑寺現(xiàn)存三重殿及兩側配殿,以大雄寶殿為主體,天王殿在前,觀音殿居后,級級遞進,都建在同一條軸線上,東西配殿對稱排列,總建筑面積1957平方米。該寺坐北向南,氣勢磅礴莊嚴。
大雄寶殿,系明代修復,木結構單檐歇山工屋頂,其建筑接近正方形平面布局,橫向用10.85米長的抬梁將屋架托起,縱向用8米長的抬梁將屋架托起,殿堂形成了長10.85米,寬8米的井四形空間,寬敞開闊,氣勢雄偉。
天王殿,復建于民國21年(1932年),木結構重檐歇山式屋頂,小青瓦屋面,抬梁架,面闊五間25米,進深三間12.4米,通高12米,素面臺基高0.6米,階梯式踏道三級。一層殿堂內原塑天王等泥塑,曾繪有神話故事白描圖畫,可惜在文革中被毀。
觀音殿,系明代復建,為單檐歇山式小青瓦屋頂,抬梁式屋架,無斗拱,十架椽屋前后乳椴搭牽用六柱,面闊五間21.5米,進深五間13.8米,通高7.9米,素面臺基高1.5米,垂帶式踏道七級。1986年重塑觀音像于正堂內,并在觀音殿之左設陸游館,之右設魏征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