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寺位於綿陽城區(qū)涪江東岸。從城區(qū)望去,綿延於龜山腳下、涪江之濱的建筑群依山造勢,錯落有致。碧水寺主體建筑飛檐翹角,上指藍天,下連碧波。古樹佳木,遮天蔽日。山光水色、園林古跡構(gòu)成了一幅優(yōu)美的天然藝術(shù)畫廊。
碧水寺始建於唐代,唐宋時期曾稱水閣院。因崖壁泉水終年流淌、叮咚悅耳,故民國時期又稱作滴水寺。宋代,僧眾信士依碧水崖擴建寺廟,易名碧水寺。碧水寺歷經(jīng)興廢,到1981年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時,僅存破爛不堪的一樓一底小廟。1985年,市文管所開始對碧水寺進行維修保護,歷經(jīng)數(shù)載,建成了占地60余畝的碧水寺文物風景區(qū)。199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樸典雅的門庭上,懸掛著馮其庸先生書畫的「碧水寺」匾額。沿石階而下,從曲折的林蔭道來到江邊開闊處,矗立著一座3層樓歇山式大殿。大殿底層有唐代石刻觀音立像、摩崖佛教造十八龕、石刻金剛經(jīng)三十二品。
觀音立像為圓雕,高5米。頭著化佛金冠,耳佩金環(huán),頸系瓔珞,兩眼輕合,面帶微笑,神態(tài)安祥,超凡脫俗;袒胸,披貼身袈裟,束腰,下著玉裙,腰間綴精美飾佩;左手持凈瓶,右手施無量印。體態(tài)豐滿,雍容慈祥,具有典雅的盛唐遺風。摩崖造像為深浮雕,大的造像每龕兩米見方,小的造像高不盈尺??滔穸嗟膸资穑俚膬H一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