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大地的每一寸土壤都飽負歷史的厚重內涵,以文明見證者的姿態(tài)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華夏子孫。去陜西自駕游的最佳季節(jié)是每年的春季到秋季。有秦始皇兵馬俑,大雁塔,西安城墻,大唐芙蓉園,華清池,翠華山,黃帝陵,驪山國家森林公園,黃巢堡國家森林公園,秦始皇陵等陜西景點。
州西仙娥溪之南岸,繞西山一灣,南北約五、七里,曠土平疇,桃林櫛比。 [注釋]櫛比:像梳齒一樣密密排列。此景在今商州市二龍山水庫區(qū)內。
了解更多>>
希夷祠為玉泉院的主要建筑,希夷祠在院之最高處,是賈得升為祭祀陳傳所建的祠堂。陳傳,字圖南,號希夷。因其隱居華山,不仕朝廷,所以宋太宗賜號希夷,取意陳傳的追求高妙深遠,無從感知。傳說陳摶知自己將不久于人世,便立遺囑給徒弟賈得升,要賈得升在自己仙逝后把太宗皇帝當年所恩賜的仙鶴、鞍馬等原物歸還朝廷。宋端拱二年(989)陳傳化形于華山峪石室,賈得升便遵照師傅遺愿,云朝廷 見宋太宗。太宗睹物思人,感慨萬千,又把這些遺物回賜賈得升,還賜錢五百萬,要賈得升在云臺觀營造北極殿,以實現(xiàn)陳摶生前的心愿。所余之資,賈得升便為師傅建造了這座祠堂,并塑造金身,虔心供奉。明萬歷三十六年,知縣朱官謁祠,觀“堂宇隘而窗扉羲”便重新修葺擴為今置。祠堂兩邊各有配殿三間,今為華山道教協(xié)會辦公處。祠堂前 有五楹廳堂,祭祀者須穿堂而過。今堂上奉全真教華山 創(chuàng)始人郝大通塑像。祠堂前還有古樹兩棵,一株為紫微,俗名 樹,游人輕撫樹干,枝葉便晃動如抖;另一株曰蠟梅, 每至寒冬臘月,梅花含苞怒放,星星點點如同蠟塑,奇香撲鼻。祠堂后原有二臣塔,為埋葬宋王朝使臣尸骨之處。人傳二使臣來勸陳摶 應詔輔佐朝廷,被陳摶謝絕,遂亦看破紅塵,束發(fā)作了道士,后便仙化于此。 地點:陜西、華山 圖片可上:http://www.88trip.com/Photos/452/202_1.htm
豐鎬遺址,豐、鎬兩京,也稱宗周,位于長安區(qū)西北部的灃河兩岸,豐在河西,鎬在河東,是西周王朝近300年間的政治、經(jīng)濟中心。 豐鎬遺址中心區(qū)域面積約15平方公里,已發(fā)現(xiàn)大型夯土基址約30米處。灃東的五號建筑基址呈“工”字形,中部主體部分南北長59米,東西寬23米。這些建筑群屋頂施瓦,有較完善的排水設施,可能是王室或重要貴族的宮殿和宗廟遺址。灃西張家坡格灃東普渡村一帶,是兩京內規(guī)模最大的公共墓地,至今已發(fā)現(xiàn)墓葬上萬座。王室貴族和內候伯的帶墓道大墓,平面分為“甲”字形和“中”字形兩種。一般有車馬坑、馬坑陪葬,多出有成組的青銅禮器,陶器,還有銅兵器,工具、車馬器及玉石裝飾品、漆器等。 遺址出土的大量銅器中,不少為鑄銘重器。其中的盂記載周王內宮遴選宮人,宮婢之事;多友鼎有銘278字,記載歷王時期反擊獫狁的事件,都是研究西周史的重要資料。
位于城南60公里鎮(zhèn)川鎮(zhèn)石崖底村懸空寺山崖之石山峁。據(jù)《續(xù)資治通鑒》載,該城由西夏國相梁乙埋始建于宋神宗熙寧四年(1071),由于地處險要,一直是宋與西夏反復爭奪的軍事要沖。宋神宗元車四年(1081),羅兀城終為宋軍占據(jù),后改名同武城。此城遺址北、東、南三面臨崖,西面為山坡,城垣呈三角弧狀,尚清晰可見。周長約2公里,殘存城墻高3米,寬4米,夯土層厚為12~14厘米。東側、北側各有城門遺址1處,寬3.5米。遺址內里東低西高狀,城內遍布磚、石、瓦、瓷、鐵等殘片。1987年,經(jīng)陜西省文物普查隊鑒定,這些殘瓷片大多為宋代瓷碗、碟、瓶的圈足、瓶足和口沿、顏色有胎灰白,青白和白底黑花等;釉有青綠、褐、墨綠和牙黃等,紋飾有耀州窯青綠印花、褐色蔓草繪及開片青瓷等多種。出土文物有獸面滴水、覆蓮柱礎和宋代簡板等,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學院簡介 辦學理念:一切為了學生 為了一切學生 為了學生一切 校 訓:誠、健、博、能 西京學院是是國家教育部批準的一所全日制綜合性普通本科高校,以實施本科教育為主,同時積極發(fā)展高等職業(yè)教育。建院以來,學院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創(chuàng)立了“三個一切”的辦學宗旨;樹立了“誠、健、博、能” 的校訓;培育了“奉獻、無畏、創(chuàng)新、高效”的西京精神。學院堅持“立足陜西、面向西部,輻射全國”的服務方向,為西部大開發(fā)培養(yǎng)了一批復合型、應用型高素質人才。 學院現(xiàn)占地1624畝,建筑面積60萬平方米,綠化覆蓋面積43.1%,三季花香、四季常青,被評為西安市“綠色大學”;教學儀器設備值6183.25萬元;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92.61萬冊,電子圖書30萬冊,各種期刊729種;校園各類體育設施完備;建有設備先進的校電視臺、廣播電臺和閉路電視系統(tǒng);教學樓和學生公寓、食堂條件優(yōu)越,各項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舒適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 學院2000年3月成立黨委,黨、政、工、團組織健全,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重視在青年學生、骨干教師和管理干部中發(fā)展新黨員,近年來共發(fā)展黨員1735人。精神文明和黨建工作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2003年10月,黨委書記任萬鈞作為全國民辦高校惟一代表,出席了全國第十二次高校黨建工作會議并介紹了經(jīng)驗。
“西津寺”古稱“寶峰寺”,座落在神木縣馬鎮(zhèn)鎮(zhèn)南沿黃河之濱七里處的石山上、占地五畝,始建年代不詳,據(jù)府谷縣志和碑記載,曾于元代中統(tǒng)三年(公元1263年)、明正統(tǒng)八年(公元1443年)、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多次擴建維修。清末此寺廟達到鼎盛時期,有數(shù)位僧人主持佛事,鐘聲悠揚,香煙繚繞,與佳縣“白云山”遙相呼應,成為完整的佛教寺院。 本世紀三十年代該寺廟遭兵火焚燒,甚為嚴重,使一座依山傍水,有占地150畝約十三萬多株古柏環(huán)繞中的古剎毀于一旦。僅留寺廟殘痕、古柏林帶和雕刻精制、造形美觀、栩栩如生的石獅一對。還有(公元1496年)重修該寺時立龍頭龜座碑石一塊,碑陰、碑陽兩面刻有文字,正筆楷書,字跡清晰,記載寺院歷年來修繕情況。 令人不得其解的該寺廟周圍柏樹林帶,長勢不同于其它柏樹,樹紋全部向左扭轉,當?shù)匕傩樟鱾髦喾N說法。現(xiàn)該林帶受到國家林業(yè)部門的管護。
以猴山自然風景區(qū)為主,包括西北部山區(qū)的原始森林,薛峰水庫及趙廉墳.登上猴山,面對世外桃園般的秀麗景色,使人頓生返樸歸真之感。
華山西峰,海拔2082米,又因石葉如蓮瓣覆蓋峰巔,古時又名蓮花峰。它是由一塊巨石渾然天成,西北臨空,絕壁懸崖如刀削鋸截。東南陡坡下松柏蒼翠,清泉如琴。峰南有一通道,長300余米,一面為絕壁,一邊是斜坡,也是華山險道之一。西峰景觀很多,可以看到翠云宮、斧劈石、摘星辰、舍身崖、巨靈足、楊公塔等。 峰頂有翠云宮,前有巨石,石中有一大裂縫,猶如斧劈俗稱“斧劈石”,傳說是沉香劈山救母處。故事說民間有位書生劉彥昌進京赴考經(jīng)華山,與華山娘娘相愛,生一子名沉香。娘娘乃是玉皇大帝的小女兒。娘娘之兄二郎神楊戩認為妹妹私配凡人有失仙體,把她壓在西峰 大石下。沉香成人后,刻苦學藝,終于戰(zhàn)勝惡神楊戩,用寶斧劈開華山救出母親。 斧劈石的北邊有一巨石名“摘星石”,在此處你可以舉手摘下星星。所以這里石刻有“青天在握”、“高可留云”、“獨立振衣”等。明清時期,王來賓游山至此,留下了《摘星石》詩,詩曰:“我來共上摘星石,奇石凌峰應上臺。舉手欲搖星斗近,云堆石下即蓬萊?!北边厼椤笆厣硌隆保置吧嵘硌隆?,“守身崖”三字是米萬鐘書寫,李人龍雕刻的。最北邊是楊虎城1931年來華山時建的楊公塔,塔身六面,分別書有“一覽眾山小”、“造化鐘神秀”、“俊拔在寥廓”、“西鎮(zhèn)何崇窮”、“如此方為岳”。
·西北政法學院簡介 西北政法學院坐落于聞名中外的古都西安,是一所中央與地方共建的高等政法院校,是國家培養(yǎng)高等法學和其他社科類專業(yè)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西北地區(qū)高等法學教育與法學科研中心;學院具有60多年建校歷史,其前身是1937年9月成立的陜北公學。后經(jīng)歷了延安大學、西北人民革命大學、西北政法干部學校、中央政法干部學校西北分校,1958年經(jīng)中央批準,正式成立西北政法學院。建院以來,已培養(yǎng)法律及各類專門人才近5萬人,同時,隨著近年來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學院正在邁向以法為主、經(jīng)、管、文、哲、工等多學科協(xié)調發(fā)展的多科型大學。 學院主要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懂法律、懂?jīng)濟、懂管理,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能夠適應新世紀從事司法、管理、經(jīng)貿、新聞、外語等實際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學院面向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qū)和港、澳、臺地區(qū)招生。具有留學生招收權。 學院設有七系二院,有22個本科專業(yè):法學、治安學、偵查學、邊防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業(yè)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哲學、政治學與行政學、經(jīng)濟學、國際經(jīng)濟與貿易、金融學、市場營銷、英語(法律英語)、新聞學(法制新聞)、廣播電視新聞學、編輯出版學、勞動與社會保障、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社會學、思想政治教育和刑事科學技術。法學專業(yè)第二學位面向全國招生?,F(xiàn)有在校本科學生9854人。近三年畢業(yè)生平均就業(yè)率達80%以上。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與農業(yè)部、水利部、國家林業(yè)局、中國科學院和陜西省共建?,F(xiàn)為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也是全國設有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是我國西北地區(qū)現(xiàn)代高等農業(yè)教育的發(fā)源地。在“建設西北”、“開發(fā)西北”的時代呼聲中,著名愛國人士于右任先生、楊虎城將軍選址中國農耕文明的發(fā)祥地——楊陵,于1934年創(chuàng)辦了國立西北農林??茖W校。1999年9月,經(jīng)國務院批準,同處楊凌的原西北農業(yè)大學、西北林學院、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學研究所、陜西省農業(yè)科學院、陜西省林業(yè)科學院、陜西省中國科學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七所科教單位合并組建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建校71年來,始終堅持“民為國本,食為民天”,以推進旱區(qū)農業(yè)發(fā)展為己任,為我國農業(yè)及農業(yè)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一代又一代師生秉承“誠,樸,勇,毅”的校訓,心懷社稷,情系蒼生,承遠古農神后稷之志,行當代“教民稼穡”之為。在“經(jīng)國本,解民生,尚科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感召和傳承下,多名蜚聲海內外的著名農業(yè)科學家在校執(zhí)教和從事科學研究,在各自的教學和研究領域為我國的農業(yè)科教事業(yè)做出了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