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氏靜園
常氏靜園占地120余畝(8萬多平方米)的靜園,是常氏家人休閑、游樂和陶冶情操的場所。常氏將其冠名為"靜園",非常清楚地表達(dá)了主人修建這座園林的追求和目的。"靜"是一種對大自然的回歸,是一種"出世"的追求,表達(dá)了一種超然世外的心態(tài)。 匾:靜園——源于《道德經(jīng).歸根第十六》:"歸根曰靜,靜曰復(fù)命,復(fù)命曰常,知常曰明"。萬物紛紜生息,最終回復(fù)各自的根本,就叫做"靜";而靜中又孕育著新的生命,這就是自然的常規(guī)。知道并尊重這種常規(guī),才是明智和高明的。 聯(lián):漁躍龍翔瀛海新波添夜雨,鸞棲鳳噦南山喬木長春陰。 清楊二酋書。瀛,湖澤;噦,鳥鳴聲。大意為:在大自然中的飛禽走獸、江河湖山、魚蝦植物、風(fēng)雨變化都能各得其所,這才是人類理想的家園。 靜園始建于乾? ⒓吻炷曇洌?瓿捎詮廡鞒蹌輟T諶?拷ㄔ骯?討校??滴夜?煸耙?guī)?嫉母叻迨逼冢?謖庖皇逼諦緯傻腦傲志?逑殖黿細(xì)叩囊?guī)??。具有雄厚?檬盜?蛻羈濤幕?自痰某J霞易遄勻換岵幌е亟?、倾力??? 由于常氏族人歷代不息、來往于大漠與江南之間,也就決定了靜園所具有的精致、肅穆、空靈、通透的文人寫意山水般的高雅格調(diào),和其融北派的質(zhì)樸大方與南派的小巧細(xì)膩于一體的不同特色。在此前提下,讓南北迥然不同的園林風(fēng)格得以融匯貫通,使其更具備人性化特點(diǎn),達(dá)到一園一境界、一景一畫圖的效果,就成為靜園最令人感到獨(dú)具魅力的看點(diǎn)。 靜園水系 說到園林,人們自然首先會關(guān)注到水。因?yàn)樗庆`氣的象征、美感的源泉。 靜園之水大致可分為三部份:由東而西,從不高的泊岸上,數(shù)股清泉跌宕(dang)而下,瀉入疊石為岸的小潭中;由于它淙淙有聲、清澈見底,讓人聯(lián)想到唐代大詩人柳宗元的名篇《小石潭記》,于是此潭便有了一個(gè)令人感謂生情的名字:小石潭。 潭的北岸連接著一條曲折蜿蜒的溪流,叫曲溪。取兩晉文士厭惡喧囂繁鬧,喜愛自然山水,常常以曲水流觴自娛之意。 與曲溪的西端相通的這片十余畝大小的湖面,就是靜園水系的主景——昭余湖。 昭余湖雖然不算大,但它的歷史卻非常悠久。相傳在大禹治水時(shí),山西晉中一帶有"打開靈石口、空出晉陽湖"的典故。其實(shí)在大禹時(shí)期,還沒有"晉陽"這個(gè)地名;而當(dāng)時(shí)的晉中盆地也還是一片汪洋,名字叫"沼余祁澤";中心在現(xiàn)在的祁縣一帶。 大禹退水后,晉中大地上留下了大大小小的湖泊,后來有的成了良田,有的成了洼地,有的仍為湖泊。(如太原市西南的晉陽湖)而常家莊園的中心地帶原來就長年積水,長滿了蘆葦水草,因?yàn)樗瑢僬佑嗥顫蓺埩舻臑閿?shù)不多的水域,所以人們?nèi)粤?xí)慣地稱之為"昭余湖"。 在靜園水系中,除了自成體系的小石潭、曲溪、昭余湖外,還有三處獨(dú)立鑲嵌于園中的小池,那就是位于遐園中的洗筆池、石云軒書院中的方正池和遐園外的小荷池。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