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堡湘峪村
山西晉城市沁水縣鄭村鄉(xiāng)的湘峪村,是個聳立在懸崖堅石上的城堡式村落。湘峪,原名相谷村,又因明代名宦孫氏三都堂建于堡內而以“三都古城”聞名。
完成于1634年的三都古城,狀如“棋盤”,占地325公頃。2000余米長、25米高、4米寬的城墻,雖已殘破,但鑲刻在東、西、南城門上的“迎暉”、“來奕”、“宸薰”字樣清晰可辨。城內路面石磨盤鋪地,是當?shù)匾坏篮币姷莫毺鼐坝^。村中五縱三橫的街道均由“丁”字型組成街巷網(wǎng)絡。石磨、石碾處處可見,石鼓、石礅隨手可及。街巷兩邊“四大八小”的雙層或高層民宅建筑,均為磚木結構,歷經(jīng)數(shù)百年的風風雨雨,大多保持完好。古色古香的“四都首司”巨大額匾高懸在三都堂的門上,明萬歷皇帝御賜“三世少宰”及“二世清鄉(xiāng)”石牌遺跡可尋。
古城中,尤為重要的是修筑在城垣之中的藏兵洞和迷宮般的地下通道。藏兵洞高居崖頂,面向峽谷,筑在墻體內呈蜂窩狀,故又名蜂窩城。
被譽為“鐵面御史”的明朝重臣孫氏三兄弟是湘峪子民的驕傲。“三都上殿,文武打顫”一說,早已在民間流傳。歷史上罕見的同朝為相三兄弟中,孫居相官至戶部尚書,時稱“第一清官”。孫可相升到御史都堂,而孫鼎相則官居四部首司。
村東有被稱作“裝頭”的孫居相墓地。墓地在一片片油綠的麥田中,四柱三間三樓式石牌坊上刻有“恩榮四世”四個大字,觸摸著那橫七豎八破殘的石人、石馬等物時才得知,曾被譽為“鐵面御史”的孫居相為貪官小人所害,遭逢身首異處的結果。史可為鑒,但愿天下官者多姓“廉”。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