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舊稱“古陶”,老城位于今縣境西北12里北里處,舊在夯土城垣,相傳為周代將領尹吉甫所筑。明朝初年,為防御外族南擾,全國各府、州、縣城按等級地位普遍建造城垣,以憑防守,平遙城墻即建于其時。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舊城垣基礎上重筑擴修,并全面包磚,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歷各代進行過十次大的補修和修茸,更新城樓,增設敵臺,增修甕城,創(chuàng)吊橋,四河植樹,使平遙城墻規(guī)模完善,清代初期,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經平遙,而筑了四面大城樓,使城池更加壯觀。
平遙城墻的周長6157.7米,墻身素土夯實,外包磚石,墻高10米(垛口墻除外),墻頂寬3至6米,底寬9至12米。城墻形制按照“因地制宜,用險制塞”規(guī)劃。東、西、北墻為方直,南墻隨中都河蜿蜒而筑。平遙古城素有龜城之稱,意在長生不老,青春永駐,堅如磐石,金湯永固。據傳古城六座城門各有象征和喻意;南門曰迎薰門為龜頭,面向中都河。城外原有水井兩眼,喻為龜之雙目;北城門曰拱極門為龜尾,是全城最低處,城內所有積水均徑此流出;東西四座門和甕城雙雙相對,上西門曰永定門,下西門曰鳳儀門以及上東門曰太和門,外城門向南而開,形似龜的三腿正常向前屈伸,唯有下東門曰親翰門,其外城門經直向東而開,據設是古人建造城池時怕龜爬走,將其后腿——即下東門拉直并且繩綁好拴在距城八公里的麓臺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