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院寺山門的石臺階東側,緊接著就是萬佛閣的入口。萬佛閣是塔院寺的屬廟,占地面積為兩千平方米,計有殿堂樓房二十三間。這里主要建筑有三座,一是文殊殿,二是五龍王殿,三是古戲臺。
萬佛閣創(chuàng)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代,現(xiàn)時殿宇多為清代所建。坐東向西的文殊殿系明萬歷四十四年創(chuàng)建,面寬三間,分上下兩層,三檐歇山頂,檐建繁復,上下左右勾連,堅固牢實,裝飾性很強,在五臺山殿建中別具一格。殿內(nèi)下層供文殊、觀音、普賢三菩薩,文殊騎獅,觀音騎“朝天吼”,普賢騎象,塑像高大。塑工傳神,著彩鮮艷。殿內(nèi)下層左、右、后三壁,立有木制方格,格內(nèi)或兩排或三排放滿三寸高的泥塑貼金小佛像。二層樓上正中懸有明萬歷年間鑄的銅鐘一口,較顯通寺銅鐘略小。殿臺正中供地藏王菩薩,左側立地藏王菩薩的弟子道明和尚,右側立道明和尚的父親,塑為員外的裝束打扮。神話傳說地藏王菩薩開創(chuàng)九華山道場,當?shù)氐囊幻麊T外不賣予地片,后來員外的兒子把地片奉獻出來,并出家當了和尚,取法名為道明。放在塑像排列中,道明和尚立于上首,他的父親立于下首。地藏王菩薩的左右外側,各排列五尊塑像,稱為“十殿閻王”。樓上左、右、后三壁同樣立有木制方格,內(nèi)放小佛像,就連樓頂橫梁上,也排放著小佛像,上下兩層有泥塑小佛像萬余尊,故文殊殿又名萬佛閣。該寺即以這座佛像眾多的萬佛閣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