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果老嶺的東側(cè),一座萬仞險峰面西而立,直插云端。翹首而望,看那古松摩云,危崖欲傾,確實雄偉壯觀。這就是恒山另一處勝景“舍身崖”,又叫“夕陽巖”、“姑嫂崖”。每當日落之時,此處“余輝返照千山色,滿峪參差人畫中”,瑰麗的晚霞映著詭奇萬狀的險峰怪石,奇光異景,色彩繽紛,令人贊嘆不已。 關(guān)于這美麗如畫的“舍身崖”,還流傳著一個悲壯動人的故事: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渾源城里有一個十分美麗的少女。一年夏天,她年邁的母親患病,姑娘便和嫂子一起上恒山為老人尋取草藥。誰知剛剛走進那幽深的松林,便撞見了一只惡狼。那惡狼張開血盆大口,向她們撲了過來。正在這危急萬分之時,有一個年輕人從后面趕來,揮舞木棒,趕跑了惡狼。姑嫂二人非常感激,連連向青年道謝。言談之中,得知這青年是在恒山修廟的畫匠。少女見他容貌英俊,言談舉止又十分穩(wěn)重干練,便產(chǎn)生愛慕之情。好心的嫂嫂看出了小姑的心思,便在一旁穿針引線,幫助小姑與畫匠定了終身。 不料好事多磨,禍從天降。渾源知府老爺?shù)墓泳寐勆倥烂渤霰?,便要強行霸娶;而少女的母親也嫌貧愛富,貪圖知府家的錢財,又是打,又是罵,逼迫著女兒應(yīng)允知府公子的婚事。少女無法忍受,便連夜逃出家門,上恒山去尋找畫匠。賢慧的嫂嫂怕小姑發(fā)生意外,也急急忙忙跟隨上山,暗中保護小姑。 姑娘跑遍恒山的山山嶺嶺,卻不見情人的身影。這時,知府公子又率領(lǐng)家丁追來。眼看著如狼似虎的家丁們步步逼近,少女把牙一咬,從這萬丈峰頂跳了下去。嫂嫂趕到崖頂,不見小姑蹤影,也從這里跳崖而亡。 姑嫂二人壯烈的行動感動了北岳之神。北岳神便施展神法,使少女化為百靈鳥,嫂子化為找姑鳥,日夜形影不離,飛繞此山,凄涼的叫聲不絕。據(jù)說“舍身崖”或“姑嫂崖”便由此而得名。飛石窟離開舍身崖,向北再走六七百米,轉(zhuǎn)而東南,跨過層層石階,便看到以寢宮、梳妝臺為主的另一組建筑群。 寢宮、梳妝臺等,建筑在一個巨大的天然崩石凹壑之中。東南西三面環(huán)壁,北面豁開若門,中間空地約刪平方米,如同一座寬敞的庭院。據(jù)史書記載,舜巡狩采到北岳時,忽有一石飛墜帝前。據(jù)說,那塊巨石,就是從這里飛出的。這石窟便是巨石飛出后留下的印跡,因此命名為“飛石窟”。 寢宮,建在飛石窟內(nèi)東側(cè)的石壁之下。殿堂重檐歇造,結(jié)構(gòu)窈窕,原來為古北岳廟。據(jù)《恒山志》記載,寢宮建于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公元435年),后經(jīng)多次毀建?,F(xiàn)在留下的建筑,是明洪武年間(1368年)復建的。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擴修時改古北岳廟為寢宮。 寢宮南側(cè)耳殿內(nèi)有一洞穴,名叫“還元洞”,其深莫測,傳說與遙遠的東海相通。一走近洞口,便覺冷風颼颼,寒氣逼人。 寢宮北面,上石磴數(shù)級,緊貼石壁建有殿臺一間,內(nèi)塑一夫人泥像。據(jù)說這就是恒山掌管土地的女神后土夫人之廟。 飛石窟內(nèi)南側(cè),佇立著一座單檐九脊二層的小亭。綠瓦紅柱,亭蓋如翼,名曰“梳妝臺”o傳說每天清晨,美麗無比的后土夫人披著薄霧輕云走進梳妝臺,開始晨妝;傍晚,又用從“石脂圖”采來的朱色卵石研制的胭脂,在這里進行晚妝。游人站在這間小亭里環(huán)視四周,只見晴云浮谷,玉鎦漾泉,松柏遮天,花草封階,真有置身于瑤池仙境之感。 飛石窟內(nèi)的三面石壁上,留著歷代游人的許多款題刻石,內(nèi)容大多是詠贊恒山壯美之景的。其中有明御史王獻臣題寫的“千巖況秀,石壑爭流”八個大字,字體瀟灑奔放,游人贊不絕口。 從寢宮向東而望,是紫芝峪。傳說那里生有紫芝(靈芝的一種)。還有傳說中后土夫人采脂的石脂圖,產(chǎn)五色卵石。向西而望,是一條經(jīng)山澗長年切割而成的深谷,谷底原有潺潺流水,現(xiàn)已干涸。這里曾建有飛橋連通兩崖,渡橋而過可直達恒山山門??上эw橋不知在什么時候早已坍塌,深澗已無法跨越。向南而望,緊貼著寢宮背后山墻的是“鷹翅巖”,形如雄鷹展翅,躍躍欲飛。 走下寢宮前面的石階,向左轉(zhuǎn),沿著蜿蜒遠去的山間小徑前行不遠,就到了夕陽巖的背后。在山崖的斷壁中腰,鑿石依山,建有“得一庵”和“閻道祠”兩座小小的廟宇。閻道祠內(nèi),立有一座道人的泥塑,據(jù)說這就是在恒山修煉成仙的閻道真身煉丹的遺跡。另外,在山壁的高處,還有一個不知有多深的山洞,名白“紫芝洞”。洞口原架有一副木梯,供游人攀登進洞。因時間太久,木梯早已朽壞,人們只能在下面望洞興嘆。這一組小小的建筑群,上載峭峰,下臨絕地。從遠處相望,只見紅墻若染,綠瓦泛翠,廟宇玲瓏透剔,如鑲?cè)缜秴s也別有一番情趣。 在離后土夫人廟不遠的山腰上,還有一個小山洞,無徑可通,名為“出云洞”o每當陰雨即將來臨之時,便有縷縷白云從洞中裊裊而出,為恒山奇景之一。所謂“石窟看云行,崖半聽泉雷”,頗有些詩情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