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有兩條街叫做“緝虎營”。一條位于解放路東側,名“東緝虎營”;一條位居解放路西側,名“西緝虎營”。它們隔解放路相望。追溯東、西緝虎營的成街歷史及得名緣起,似需上及明初。早在明洪武年間,這兩條街實為一街,街名叫做“廣昌府前街”。因此街位于廣昌王朱濟熵府宅之前,故名。廣昌王朱濟熵是第一代晉藩朱(木岡)的七兒子,所以廣昌王府也別稱“七府”,由是之故,廣昌府前街也稱“七府前街”。據(jù)說晉王有七個兒子,其七子聰明尚武,頗受青睞,當年晉王府兵丁便由廣昌王轄帶,駐于廣昌王府一帶,所以廣昌府前街俗稱“七府營”。
相傳,某年七府子弟前往晉王府拜謁晉王,行至七府營東口,不知從何處竄出一只斑斕猛虎,擋住了他們的去路。七府子弟和隨行人馬,頓受驚挫,倉慌失措向西鼠審,躲藏于“多馬巷”。晉王聞得此訊,趕忙派兵遣將緝虎于七府營,將虎射殺。于是“七府營”便更名為“緝虎營”。后來,緝虎營一分為二,以與之丁字相交的方山府為界,東半稱東緝虎營,西半稱西緝虎營。1955年,太原市人民政府(當時稱太原市人民委員會)為改變太原街巷封閉的格局,發(fā)展城市交通和改造舊城落后面貌,打通了南起麻市街北口,北達大北門街等六七條小巷,勾通太原南北的交通大動脈——解放路。解放路的誕生,打破了原來東、西緝虎營以方山府為界的舊街界。西緝虎營除去一部分被拆除之外,以解放路為界,最東段的一段劃屬東緝虎營,形成今日之街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