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苦殿
觀世音本為元始天尊12門徒之一,號“慈航道人”,因此有時稱“慈航普渡”,后皈依佛門,稱“觀世音”。因為唐朝忌諱李世民的名字,所以把觀世音中間的“世”字去掉了,略稱“觀音”至今。觀音是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另三位是文殊、普賢、地藏菩薩。大家可能要問:聲音本來是聽的,怎么么能觀看呢?據(jù)說人修煉到一定時候,聲音也是可以看到的。佛教把觀音尊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菩薩。據(jù)說只要遇難眾生誦念他的名號,菩薩能即時觀其行、聞其聲,并前來拯救。有的朋友可能感到奇怪:道觀為何供奉菩薩?原來,王重陽創(chuàng)立全真道時,曾主張儒、釋、道三教合流,互相取長補短。比如:全真道出家清修就是仿照了佛教的“叢林制度”。所以,道教殿堂供奉觀音也就合情合理了。呂洞賓是“北五祖”之一,史稱“呂祖”。呂洞賓本是唐朝末期道士,名巖,號純陽子,傳說64歲時進士及第,后來云游長安(今陜西西安),遇到鐘離權,經(jīng)過“十戒”,點化成仙,是傳說中的八仙之一。太乙真人為元始天尊12門人之一,又稱“太乙救苦天尊”。另外,院內東北角有個大石崮,上面布有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形狀像是北斗星座。這是太清宮道士拜斗的祭壇,稱“拜斗臺”。傳說唐代太清宮道士李哲玄在這里拜斗修真,見紅光從天而降,由此得道成仙。 在“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舊時代,人們當然寄希望于大慈大悲的菩薩救苦救難了。東偏殿為救苦殿,供秦朝觀世音菩薩和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及太乙真人。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