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是位于中國南部邊疆,簡稱桂。南瀕北部灣, 與貴州省、湖南省、廣東省、 云南省等省相鄰。西南與越南毗鄰,陸界國境線637公里。是中國5個少數(shù)民族自治區(qū)之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燦爛的文物古跡,濃郁的民族風情,使廣西獨具魅力。廣西著名的自駕游線路有:中越邊境公路自駕線,賀州-桂林自駕線,百色巴馬-靖西自駕線。
東郎山這座山就是曹鄴詩中所說的“東郎”。它在福利鎮(zhèn)東北約二公里的田間里。山頂上有一塊巨石,酷似人像,被稱為“東郎”。從不同的角度去看東郎山,它就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模樣,在正面看,它好像一個信步閑游的老頭兒,從東面看,它又如一個戎裝肅立的武士,而從東南面看,它儼然是一位含情脈脈的姑娘了,這真是讓人稱奇不已。
了解更多>>
建于平果縣舊城鄉(xiāng)菊良村內(nèi)堪屯前的筆塔山上。結(jié)構(gòu)嚴謹、雄渾古樸。因其狀如飽蘸墨汁的巨大筆鋒,故又稱筆塔。塔上石刻記載,建于清道光丁末年,用方塊青石砌成,系實心塔。
位于定江鎮(zhèn)蓮花村委巨田村, 距桂林市蘆笛巖1.5公里, 距桂林火車客運始發(fā)站5公里。蓮花巖貫穿于幾座綿延的山峰之中, 共分前洞、后洞和側(cè)洞三個洞, 成三角形貫通, 全長近2公里, 洞內(nèi)最大廳可容納一萬余人。洞內(nèi)天然鐘乳石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有的如大象迎客, 有的如雄鷹展翅, 有的如銀鏈接出;波浪式梯田閃閃發(fā)光;石筍、石幔、石柱、石蓮以及地下暗河組成了一個玲瓏剔透的水晶世界。洞外是一派山明水秀的田園風光。美麗的桃花江從洞前悠悠流過, 全長約5華里, 與蓮花巖聯(lián)為一體, 形成極大開發(fā)價值的旅游景區(qū)。
頂螄山遺址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邕寧縣蒲廟鎮(zhèn)新新村九碗坡地。遺址面積5000平方米,是廣西境內(nèi)保存面積最大、出土遺物、遺跡最豐富、最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的貝丘遺址之一。 遺址分居住區(qū)和墓葬區(qū)。在墓葬區(qū)清理墓葬331座出土人骨骸400多具,葬式不僅包括仰身、側(cè)身、俯身屈肢葬及屈肢蹲葬等多種形式的屈肢葬,出土的細小石器及數(shù)量較多的陶器均為廣西同類貝丘遺址中首次發(fā)現(xiàn)。此外,還發(fā)現(xiàn)成排、有規(guī)律的柱洞,為長方形干欄式建筑,在廣西史前考古中首次得以確定,對探討廣西史前人類的居住形式及干欄建筑的起源及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價值。文化遺存可分為四期,其中二、三期被學術(shù)界命名為“頂螄山文化”,年代約距今8000~7000年左右,屬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第四期已進入新石器時代晚期,年代約距今6000-5000年。 頂螄山遺址,對認識廣西及南方地區(qū)史前貝丘遺址文化的特征和內(nèi)涵,構(gòu)建這一地區(qū)史前文化的基本框架和序列,對揭示不同于黃河、長江流域的自然環(huán)境中人類如何生存發(fā)展的模式,探討史前華南與東南亞地區(qū)的文化交流程人與自然的互動關(guān)系等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1990年建,為飛檐、硬脊、坡頂、綠瓦的仿古圓門建筑。我國現(xiàn)代著名書法家王遐舉書“疊彩山”橫匾懸其上,右側(cè)為售票處,左側(cè)飾以玻璃壁窗,古樸雅麗,嵌于錦翠相間的山石林木之前。
845)皇帝下令毀佛,風洞佛像亦慘遭毀壞,今存諸像多屬宋代重刻。造型風格較為樸、拙,軀體較為厚重,而哀戚,肩瘦削,蓮座低矮,蓮瓣肥厚,背光從唐代的蓮瓣狀演化為橢圓形。西壁第14龕刻佛、弟子共8尊。主像為釋迦佛,高肉髻,身著波形廣袖褒衣,左手橫置左足上,右手上舉,掌心向外,拇指中指與無名指相捻,余指微伸,低首俯視,神態(tài)憂郁,結(jié)跏跌坐于六方形蓮花座下,兩旁左迦葉右阿難,均雙手合十,面佛而立。釋迦佛上方另塑五方佛。東壁第7龕下方有記云:“使院都孔目官鄧 今舍財鐫菩薩二龕,永充供養(yǎng)。治平元年六月四日慶記。”宋英宗治平元年為公元1064年。從這則記文和洞內(nèi)其它作品風格分析,風洞造像大多為同期作品。
3.65米,寬5.6米,長12.5米。面積70平方米。洞口有陳毅名句“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的題刻,及著名書法家沈尹默題“疊彩山”3個大字。洞壁有佛像90余尊,為唐宋物,又名福庭洞。
4角、平頂、單層、紅柱、綠瓦,高約5米,長7.5米,寬8.5米。面積約64平方米,呈十字形。正面懸掛著名書法家王遐舉所書“疊彩山”的匾額。疊彩亭東依于越,西鄰四望,北對明月,與山景和諧而不爭高。東西設坐凳,北隅為觀賞“彩翠相間”的最佳角度,是游憩的理想場所。亭西,刻有明代羽卿的“江山會景處”。
位于明月峰山腰,南口在北牖洞西南隅,北口朝登山道口,呈彎管狀,洞內(nèi)有石柱分隔,酪似太極圖的兩條陰陽魚。洞門寬4.2米,洞高3米,寬3~4米,長13米,面積約50平方米?!疤珮O洞”3字,刻在北洞口上。從洞的一端到另一端,紆回曲折,能見度低。北口大而敞,光線可透達轉(zhuǎn)折處,洞景依稀可辨;南口在北牖洞內(nèi),小而隱,光源微弱,初入有伸手不見五指之感。自南口盤旋而上,出北口,從黑暗中漸見光明;從北口人,出南口,至北牖洞,涼風習習,題刻琳瑯,如入仙境。樂于在不同境況中探索、感受,捕捉各異樂趣的人們,尤愛太極洞。
201件:唐代5件,宋代11件,明代60件,清代95件,民國5件。無年代可考及佚名的25件。內(nèi)容分別為記事、題詩、題名、題榜、題字、繪畫等。風洞是最集中的石刻點之一。唐代會昌四年(844)元晦的《疊彩山記》和《四望山記》,記載了疊彩山名稱的由來,開發(fā)經(jīng)過及當年的建筑設施,是研究桂林地方史,旅游發(fā)展史的重要資料。明代嘉靖二十六年(1547)《無冤洞記》,將曾受冤而死的晉代將領(lǐng)高寶,隋代總管虞慶則、唐代桂州押衙樂生3人的冤狀刻于石,使這些歷史冤案昭白于世。天啟四年(1624)何士晉的《貴州紀事碑》,反映了他率兵平定天啟二年(1622)貴州少數(shù)民族起事的史實。 疊彩山石刻中題詩較多,而且多在“風洞”的“風”字上做文章。宋代紹熙五年(1194)朱顏 的《訪疊彩巖》,有“百越薰風里”、“六合本同風”句,是較好的詩作。明代周進隆、傅倫、劉臺、楊芳、王鳴鶴等,清代袁枚、張寶、沈 、嚴永華等都有題詩。其中著名的,是袁枚的《游風洞登仙鶴明月諸峰》,開頭便是“泱泱天大風”,意境高遠開闊,“我身傴僂入,風迎更風送”,生動,形象。整首詩詼諧有趣。光緒十五年(1889)刻于迎風閣磴道旁嚴永華的《留題疊彩山》,是桂林兩千余件石刻中唯一的女詩人的作品。 此外,還有唐代以來許多題榜、題字,楷、行、草、隸、篆各體俱全。郭司經(jīng)書刻于清光緒八年(1882)的大“壽”字,構(gòu)思巧妙,內(nèi)含“壹百壽”三字。光緒三十一年(1905)劉心原所書“風來”二篆字,有意橫刻,大有迎風飄指勢。仙鶴洞曾是元代慶真閣所在,是道教活動區(qū),現(xiàn)存石刻是研究桂林道教興衰史的寶貴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