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城東七星巖下壽佛洞前。唐代名棲霞寺,明萬歷間重建名壽佛寺(庵),南明間渾融和尚擴建,復舊名。其時殿宇宏偉,結(jié)構(gòu)逸致,有山門、大雄寶殿、準提閣、韋馱殿、阿難殿、環(huán)碧堂、修竹亭、白蓮池、放生池、回廊等。
渾融(161—1708),本姓張,湖南沅州人,自小學得文武,因不滿明朝的腐朽統(tǒng)治,在衡州出家,法名本符,崇禎末年來桂住普明庵。南明時,曾與抗清名將瞿式耜、張同敞等常聚這里,曠論國事。他出于憂國憂民,曾投人撫粵將軍劉起蛟部,出謀劃策抗擊清兵,衡州失守后回寺住持。翟、張二公成仁后,他仗義收尸,并在寺北建二公祠,常在此誦《浩氣吟》;在寺南建聽月亭,表示他思念明朝之情。后來,寺全毀于戰(zhàn)火,僅存山門及其遺址?,F(xiàn)住持修復部分,可供進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