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變相
'地獄變相'最早出現(xiàn)在六朝時期的佛教美術(shù)中。據(jù)《歷代名畫記》記載,唐代著名畫家吳道子、張孝師、盧棱伽、陳靜眼等都曾畫有'地獄變相'。又據(jù)《益州名畫錄》載,在成都的唐代寺院中,也有許多知名畫家所作的'地獄變相'壁畫。惜這些作品現(xiàn)已不存?! ∈咚囆g(shù)中保存下來的'地獄變相'除新疆克孜爾千佛洞制作于五世紀中葉的壁畫,以及吐魯番柏孜克里克第17窟內(nèi)的壁畫外,在四川五代、宋代石窟中還有為數(shù)不少的石雕作品。通過比較可以看到,四川石窟中的'地獄變相'既不同于同類作品的中亞模式,也不同于中原模式。并且,造像的粉本很可能是復制于當時蜀地某些寺院中的壁畫。就多數(shù)作品而言,情節(jié)較為簡單,甚至有的未刻出地獄的種種恐怖場面。 目前,見于我國石窟藝術(shù)中規(guī)模最宏大、內(nèi)容最豐富、保存最完好、藝術(shù)形象最生動的'地獄變相',應(yīng)首推大足寶頂大佛灣第20龕,此可謂登峰造極之作。 寶頂大佛灣'地獄變相'刻于'六耗圖'右側(cè)壁上。全龕高13.8米、寬19.4米。造像可分為四層,其構(gòu)圖形式如下圖表。 一層緊接巖檐,在十個小圓龕內(nèi)刻十方請佛。 二層正中坐地藏菩薩,頭戴寶冠,胸飾纓珞,右手結(jié)印,左手捧摩尼珠;目光腑視,悲憐慈祥、關(guān)注著地獄里的蕓蕓眾生。另從地藏手中寶珠內(nèi),發(fā)出六道毫光,上兩道橫貫龕頂中兩道射于左右'十王'雕像中,下兩道通至地獄,以示其智慧之光如悲憐之心上達天庭,下至地獄?! 〉鬲z兩側(cè),各有五身頭戴通天冠或冕旒,雙手捧笏或撫案的'十王'及'兩司'坐像。 十王,為十個主管地獄的閻王的總稱,始于唐末,全稱十殿閻王。地獄十王信仰雖以佛教形式出現(xiàn),且以《閻羅王授記經(jīng)》來支持與傳播,但它并非源于印度本土,而為中國依附佛典而創(chuàng)的產(chǎn)物,_與民間實際的喪葬行事有十分密切的關(guān)系,故屬于民間佛教信仰的范疇?! ∈跣叛龅膬?nèi)容主要在于人死后所要面臨的審判問題。按其要求,所有人在世間所做的善惡,無論是否已經(jīng)得過賞罰,都要在冥府中歷經(jīng)一次次嚴格而且絕對公正的判決。善者得生凈土,至少免受痛苦;惡者得備受折磨,受盡最殘酷的刑罰。在十殿冥府中,亡靈每七日得過一個殿,經(jīng)過七七四十九天到第七殿后,至百日、周年、三年則到八、九、十殿。 地藏兩側(cè)十王及'兩司'像由左至右是: 1.'現(xiàn)報司官'。榜題云:'欲求安樂。住人天,必莫侵凌三寶錢,一落冥間諸地獄,喧喧受罪不知年。' 2.一七日:'秦廣大王'。榜題云'請王遣使檢亡人,男女修何功德因,依名放出三涂獄,免歷冥間遭苦辛。' 3.二七日:'初江大王'。榜題云:'罪如山岳等恒沙,福少微塵數(shù)未多。倘得善神常守護,往生豪杰信心家。' 4.三七日:'宋帝大王'。榜題云:'罪苦三涂業(yè)易成,都。緣親命祭神明。愿執(zhí)金剛真惠劍,斬除魔族悟無生。' 5.四七日:'五官大王'。榜題云:'破齋毀戒。殺雞豬,業(yè)。鏡昭然報。不靈若造此經(jīng)畫像,閻判放□□□。' 6.五七日:'閻羅大王'。榜題云:'悲增普化亦盛靈,六道輪□不□□。教化伏苦思汝輩,故現(xiàn)閻羅天子形?! ?.六七日:'變戍大王'。榜題云:'若人信不思□識,書。寫經(jīng)文咐受持。舍命□超三惡道,此身□入阿鼻。' 8.七七日:'泰山大王'。榜題熄滅不存。 9.八七日:'平正大王'。榜題云:'時佛舒光滿大千,普臻龍鬼會人天。釋梵諸天冥密眾,咸來稽首世尊前?! ?0.九七日:'都市大王'。榜題云:'一身六道苦茫茫,十惡三涂不易當。努力設(shè)齋功德具,恒沙諸罪自消亡。' 11.十七舊:'轉(zhuǎn)輪圣王'。榜題云;'后王所歷是關(guān)津,好惡惟憑福業(yè)因。不善尚憂千日內(nèi),胎生產(chǎn)死夭亡身。' 12.'速報司官'。榜題云:'橋船不造此人癡,遭險棲惶恐始知。若悟百年彈指過,修齋聽經(jīng)莫教遲。' 以上榜題,分別表明了'十王'各自對待不同亡人的態(tài)度。從人死后到'秦廣大王'處'報到',看是否有功德可免除'三涂獄',依次到'轉(zhuǎn)輪圣王'處,都反復闡述無論有何罪過,哪怕是做了恒河的沙子那樣多的壞事,只要設(shè)齋做功德,都可以既往不咎?! 〈送?,在'十王'及'兩司'之間,侍立十余尊書記判官鬼卒等像。他們或手持錫杖,或手捧文薄,或握卷,或執(zhí)旗;有的穩(wěn)重于煉,有的英武俊秀,有的剽悍強壯,有的兇神惡煞,有的陰險狡詐。神態(tài)各異,形象夸張而性格逼真。恰似宋代社會一整套官僚機構(gòu)和官吏差役的縮影?! ≡诘诙幼笙聜?cè)有一秤,秤鉤上現(xiàn)'業(yè)'字,此即'業(yè)秤'。在右下側(cè)有一大圓圈,上面仍現(xiàn)'業(yè)'字,此謂'業(yè)鏡'。'業(yè)'意指造作,泛指一切身心活動,有身業(yè)(行動)、語業(yè)(言語)、意業(yè)(思想活動)之分。'業(yè)秤'就是佛教所謂幽冥世界用以衡量眾生善惡的秤。'業(yè)鏡'則是幽冥世界攝取眾生善惡行為的鏡子。據(jù)《楞嚴經(jīng)》卷八說:'有惡友業(yè)鏡火珠,批露宿業(yè),對驗諸事。' 經(jīng)過幽冥'十王'的審判和用'業(yè)秤'、'業(yè)鏡'的反復驗對,便決定其'罪人'的去處。為此,第三層和第四層便刻了十八層地獄種種恐怖的施刑情景。 第三層共有十組,從左至右是: 1.'刀山地獄'。山上尖刀林立,二人被扔于刀山之上,數(shù)刃穿破其身。山下一獄卒左手指刀山,右手倒提一人,正欲拋向山上。獄卒后有一位戴枷女囚,眼望刀山,驚恐不已。榜題云:'每月一日,念定光佛一千遍,不墜刀山地獄。贊曰:聞?wù)f刀山不可攀,嵯峨險峻使心酸。遇逢齋日勤修福,免見前程惡業(yè)牽。' 2.'鑊湯地獄'。大鐵鍋置于猛火之上,鍋內(nèi)油湯沸騰,尸骨成堆。一馬面獄卒手持木棒,在鍋內(nèi)猛力攪拌。石壁里側(cè),一獄卒右手握錘高舉,左手抓住一婦女頭發(fā),正欲將其扔進鍋里。婦女見狀,用手遮眼,以示其景慘不忍睹。榜題云:'日念藥師琉璃光佛。千遍,不墜鑊湯地獄。勸君勤念藥師尊,免向鑊湯受苦辛。落在波中何時出,早修凈土脫沉淪。' 3.'寒冰地獄'。圖版二十二男子赤身裸體,須眉掛霜,唇白齒顫,雙手抱膝,挺縮一團,凍得似肌肉骨頭都在收縮。榜題云:'日念賢劫干佛一干遍,不墜寒冰地獄。就中最苦是寒冰,蓋因裸露對神明人但念諸佛求功德,罪業(yè)消除好處生。' 4.'劍樹地獄'。該圖下部已毀無存,上部亦僅見枯骨數(shù)根?! ?.'拔舌地獄'。一位罪人被捆在柱上。一馬面獄卒單腿壓其胸,以手撬其口,正欲割下他的舌頭,榜題云:'□□□□□來□千遍,□□□□地獄,贊曰:拔舌更使鐵牛耕,萬種凌持不暫停。□□□王親叫問,□□□□□□□。' 6.'毒蛇地獄'。兩人被三條毒蛇緊緊纏繞,從其后背進,胸口出。旁一獄卒抓住一婦女投向毒蛇,婦女見狀,以袖掩面,嚇得魂飛膽喪。榜題云:'□念大勢智(至)如來一千遍,不墜毒蛇地獄。贊曰:菩薩慈悲廣大多,救苦常教出愛河。九品蓮花露有分,毒蛇豈敢便相□人' 7.'坐碓地獄'。一獄卒雙手推碓柄,雙腳踩碓尾,將碓窩中的'罪人'碓得肢體斷裂,腹破腸出,血肉飛濺。榜題云:'月念觀音菩薩千遍,不墜坐碓地獄。贊曰:斬身坐碓沒休時,都緣造惡不修持。觀音哀怒眾生苦,免離地獄觀慈悲。' 8.'鋸解地獄'。一'罪人'頭朝下,兩腿分開向上。兩位獄車將一把大鋸嵌入'罪人'腿間各執(zhí)一端,用力拉動。榜題云:'日念盧舍那佛千遍,不墜鋸解地獄。如來功德大圓明,由如朗月出群星。但念能除多種罪,鋸解無由敢問君。' 9.'鐵床地獄'。熊熊烈火中,一鐵床置于其上。床右側(cè)下方一獄卒頭前傾,唇前伸,手握吹火筒。正用力吹火。鐵床上骸骨一堆,床里側(cè)一人手摸其背,痛不堪言。榜題云:'日念藥王藥上菩薩千遍,不墜鐵床地獄。菩薩真名號藥王,鐵床更用人燒烊,直饒造業(yè)如山重,但念真名兔眾殃。' 10.'黑暗地獄'。一對男女,雙目失明,正探路前行,以盲人喻黑暗。榜題云:'日念釋跡牟尼一干遍,不墜黑暗地獄。贊曰:持齋事佛好看經(jīng)。積善冥司注姓名、更誦彌陀一干遍,自然黑暗顯光明。' 第四層有八組地獄圖,由左至右依次是: 1.'截膝地獄'(圖版十九)。造像可分為上下二層。上層從右至左依次是: '脲陀女賣酒墜地獄':脲陀女頭挽雙髻,身著襦服,手捧酒瓶,為人沽酒。其旁一男子,手捧酒杯,去勸一位身著袈裟的比丘飲酒。比丘正伸出右手,欲接酒杯暢飲。其意是說,比丘本來很守戒規(guī),但最終未能受住沽酒男女二人勸酒的誘惑,從而導致飲酒犯戒。佛教就此認為,飲酒者有'罪',賣酒、勸酒者'罪'同一樣。 '王崛摩羅飲酒墜地獄':王崛摩羅酒后亂性,為淫匿其母,便殺戮其父。當母蔽衣露懷與外人私通時,他又持刀殺外人?! ?夫不識妻':丈夫醉酒后渾身乏力,袒胸站立,腰間露錢串,兩眼醉意朦朧,似閉非閉。其妻去攙扶他,抓其頭發(fā),使勁搖晃,他卻用手擰住妻子耳朵,似不相識,無動于衷?! ?父不識子':父親醉酒后袒胸坐于床上,雙目乜斜,對躬身侍奉的兒子全然不睬。 下層由左及右是: '兄不識弟':哥哥醉酒后,仰坐地上,衣襟分開,推開前去侍奉他的弟弟。面呈不識之色,對弟弟大喊大叫,蠻不講理?! ?姐不識妹':姐姐醉酒后昏昏欲倒,踉踉蹌蹌,頭側(cè)一方,動作恍惚,用手去摸攙扶她妹妹的胸口?! ∫陨纤憩F(xiàn)的都是一些酒后亂人性,犯戒規(guī)的典型事例。顯然,它與佛教的戒律及其中國傳統(tǒng)的倫理觀念都有著很大的沖突。為了讓人們引以為戒,所以便在截膝地獄下層右側(cè)刻了飲酒犯戒后的受罰場面:一罪人戴枷,枷上題'三為破齋并犯戒,四為五逆向爺娘'數(shù)字,罪人頭前刻有'不信佛言,后悔無益'的警語。另一罪人赤裸上身,雙腳屈直,仰坐地上。旁一獄卒正左手按其雙腳,右手舉刀向其膝部砍去。再一罪人兩乳下垂,無鼻無眼,無指無足,口張無舌?! ”緛?,按照宗教的要求,此組造像的原意是想通過幾個醉酒后有損德行的場面來勸人戒酒,但從藝術(shù)的角度去欣賞它,卻常引起人們對飲酒情感上的某種共鳴。圖中采用反襯的藝術(shù)手法,把各種醉酒昏亂的情景刻畫得淋漓盡致,生動感人。每個'醉人'都似現(xiàn)實生活中的'醉鬼',傳神入微,充滿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可謂是一幅生動而又形象的人間'醉酒圖'?! ?.'阿界地獄'。一座城堡,四周被圍墻圍住。圍墻上的毒蛇猛犬口吐烈焰,燃遍全城。此地獄專門懲罰那些不聽佛的勸戒而食肉的眾生?! ?.'餓鬼地獄'。造像分兩部分。上部右側(cè)有一頭大頸細的餓鬼。左側(cè)有一半裸餓鬼;其手抱于胸前,正在吃人,被吃者尚剩半截未盡。下部坐一餓鬼,戴枷,上有'業(yè)鏡召然報不虛,破齋毀戒殺豬雞'的警語。此地獄專門懲罰破齋犯戒者?! ?.'刀船地獄'。造像亦分兩部分。下部船上尖刀林立,兩'罪人'被刀尖所戮,嚎叫不止。'佛告迦葉:'一切眾生,若當作賊,墜刀船地獄??v廣八萬由旬,中有丁方長四寸,□賦人入中,爽其筋骨,是名大苦。'迦葉白言:'珂佩四器,皆亦不聽,我等聲聞,亦復如是。' '刀船地獄'上部所刻為'養(yǎng)雞女'。她頭扎雙股高發(fā)髻,著尖領(lǐng)窄袖孺服,俯身輕提雞籠,籠前兩雞爭啄蚯蚓,寵下群雞爭相而出。'養(yǎng)雞女'臉龐豐滿秀麗,體格健壯敦實,表情穩(wěn)重溫和,兩唇輕抿,嘴角微翹,真實地表現(xiàn)了農(nóng)家婦女'養(yǎng)雞樂'的情景(圖版五)。她與周圍陰森恐怖,受刑人呼天號地,牛頭馬面猙獰,令人毛骨驚然的場面形成鮮明對比,有如'鶴立雞群'。故今多有論者據(jù)此認為,古代匠師屬勞動人民,在此雕刻'養(yǎng)雞女',是他們同情勞動者,反對宗教教義和突破宗教造像儀軌的結(jié)果,是古代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人民性的表現(xiàn)?! 〉聦嵣喜⒎侨绱?,因為榜題已經(jīng)說得明白,'一切眾生,養(yǎng)雞者入于地獄'。再者,在'養(yǎng)雞女'右下側(cè),刻有一座雙檐四角塔,塔前有一卷發(fā)立身人像,身著僧袍,左手握經(jīng)卷,右手指示作說法狀。其身左刻'天堂也廣地獄也闊,不信佛言,且奈心苦';右刻'吾道苦中求樂,眾生樂中求苦'。意為佛徒于世間不貪食雞和蛋,現(xiàn)在清苦,但將來升天堂則其樂無窮;眾生在人間貪食雞和蛋,現(xiàn)在很樂,但將來下地獄則其苦無窮。同樣,'養(yǎng)雞女'現(xiàn)在養(yǎng)雞是'樂',但將來入于地獄是'苦'。因此,造'養(yǎng)雞樂'于教義絕非叛逆而是遵循。此正如'截膝地獄'一樣,雕刻大師采用反襯手法,于形象上總是力求更好地體現(xiàn)'善惡殊報'、美與丑、苦與樂的對比,在內(nèi)容上始終貫穿'因果業(yè)報'、'貪愛造業(yè)'的宗教哲學思想?! ?.'鑊湯地獄'。造像同于第二層第三組?! ?.'鐵輪地獄'。一馬面鬼卒推著巨輪,輾在一罪人'背上。'罪人'伏于地,作哀號狀。鬼卒旁有一婦女,雙手按住一兔于桌上?! ?.'務(wù)戟地獄'。一位'罪人'單腿跪地,赤身裸體,雙手被縛于柱上。身前一馬面鬼卒手執(zhí)長戟,戮穿其腹,戟尖從后背而出。 8.'糞池地獄'。在一口方形的大糞池中,有三個'罪人'在里面苦苦掙扎,池壁上兩條毒蛇口吐火焰,噴向'罪人'。其左一鬼卒高舉狼牙槌,猛向'罪人'擊去?! ×?糞池地獄'右側(cè),有一對老年夫婦相視而坐,子侍立于前。其母左手端金碗,右手端飯碗。但幼子只是從貪欲著眼,急功近利、竟舍金而取飯,此處以'金'喻'佛法',以小兒喻眾生?! ∫陨鲜说鬲z的造像,都以極其洗煉的藝術(shù)手法,以及豐富而又生動的生活素材,加上神奇想象,表達出了各自懲惡揚善的內(nèi)容。從歷史的角度看,這幅巨大的石雕'地獄變相',無疑正是南宋現(xiàn)實社會中下層人們的苦難寫照?! ?jù)考證,此部《地獄變相》的內(nèi)容不是取自某一部佛經(jīng),而是多部佛經(jīng)中有關(guān)地獄內(nèi)容的綜合產(chǎn)物。經(jīng)勘校,寶頂大佛灣'地獄變相'中十八地獄的榜題經(jīng)文,除'鐵輪地獄'和'刀船地獄'中的兩段經(jīng)文不出于《大方廣華嚴十惡品經(jīng)》外,其余均出自于該經(jīng),只是少部分字句與《十惡品經(jīng)》略異。另外,十王的榜題經(jīng)文又與敦煌本《佛說十三經(jīng)》中的'贊曰'大體相同。可見,大佛灣的《地獄變相》主要依據(jù)《十惡品經(jīng)》和《佛說十王經(jīng)》而作。 另據(jù)考證,地獄的名稱主要見于《長阿含經(jīng)》、《起世經(jīng)》、《起世因本經(jīng)》、《六趣輪回經(jīng)》和《凈度三昧經(jīng)》等佛經(jīng)中,有十六地獄與十八地獄之分。但大佛灣地獄變相中,十八種地獄的名稱與上述佛經(jīng)中的名稱不完全相同。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