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最具盛名的景點非黿頭渚莫屬。
黿頭渚是太湖中的一個半島,因其形狀酷似龜首而得名。渚上最早的人文建筑“廣福庵”誕生于佛教大興的南朝蕭梁時期,位居“南朝四百八十寺”之列。至少在明代以前,黿頭渚已經(jīng)成為文人雅士的燕集之所,游覽勝地。民國初年,一些社會名流和達官顯貴在黿頭渚建造私家花園和別墅,人氣日升,逐漸形成風景名勝區(qū)??箲?zhàn)時期,黿頭渚一帶改稱“橫云公園”。新中國成立后,將諸多私家園林和別墅合并為“黿頭渚公園”。從1982年起,對黿頭渚公園進行大規(guī)模擴建,并最終形成黿渚春濤、萬浪卷雪、蘆灣消夏、湖山真意、鹿頂迎暉、充山隱秀、藕花深處、十里芳徑、中犢晨霧、三山映碧等十大景區(qū)。
由于我們是在網(wǎng)上預訂的“黿頭渚門票+覺膳坊三人票”,而春節(jié)期間負責門票查驗的工作人員顯然來自管理層,不太了解套票的有關(guān)情況,以至于我們在入園時遇到了一點小麻煩。好在這位臨時替班的管理者不是那種很教條的人,沒有繼續(xù)較真,我們很快就被放行了。
從充山大門進入景區(qū),首先看到的是一個U型水灣。水灣的開口被一道縱貫?zāi)媳钡拈L堤阻斷,使水灣形成一個湖中湖。那道長堤被稱為“十里芳堤”,而沿湖西岸曲折向北的一條路則被命名為“十里芳徑”?!胺嫉獭焙汀胺紡健倍家驈V植櫻花而得名,但此時的芬芳還在依稀的睡夢中。
清冽的湖水呈現(xiàn)出碧藍色,殘荷在湖面上留下支離的倩影。這里應(yīng)該就是“藕花深處”,只是不見藕,更不見花。
高大筆直的杉樹還是一派蕭索的樣子,就像還未著色的畫作。湖面上停泊著幾條張燈結(jié)彩的游船,上面并沒有游客,顯然是用來點綴色彩單調(diào)的湖面的。
早春氣溫依然很低,但衣著厚厚冬衣的游客們依然興趣盎然。游人中既有無錫當?shù)厝?,也有隨團而來的旅行者,更有我們這樣專程來無錫過春節(jié)的自由行東北老客。
從湖中湖西岸的景點“充山隱秀”到黿頭渚核心景區(qū)大約有兩公里的路程,沿途有許多景點,但妻女張羅著要坐景區(qū)提供的公交車,我也不好堅持。
下車的地方有一座四柱三門三樓磚石牌坊,建于1972年。從正面坊額“黿頭渚”是自左至右讀來看,背面坊額應(yīng)該是“山輝川媚”,而不是有些資料上說的“媚川輝山”,盡管意思都差不多。
“山輝川媚”一詞語出晉代陸機的《文賦》:“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之句,在許多風景名勝地都有該詞的匾額或刻石。穿過牌坊,是一條長達300多米的甬道,兩側(cè)的行道樹是無錫的市樹香樟;左手邊山坡上遍植的杜鵑,是無錫的市花。
繼續(xù)前行,即可見去往“太湖仙島”的游船碼頭。因預定了在太湖仙島的午餐,故決定先游覽黿頭渚,之后再乘船去太湖仙島。一處門楣上懸有“太湖絕佳處”匾額的所在,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趨步向前,發(fā)現(xiàn)匾額的題寫者是郭沫若,詞句來自他的一首詩《蠡園唱答》:“何用壘山丘,蠡園太矯揉。亭臺亡雅趣,彩色逐時流。無盡藏拋卻,人間世所求。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痹谶@首詩中,郭沫若采取前抑后揚的手法,把蠡園貶損得一無是處,卻對黿頭渚大加贊美,讓無錫人亦喜亦悲,這也是無錫人在宣傳黿頭渚時一般很少全文引用郭沫若這首詩的主要原因。其實,郭沫若這首詩中涉及到黿頭渚的兩句,更像是口號,并沒有點出黿頭渚佳絕在何處。
旁邊墻壁上,還嵌有郭沫若的另一首詩《詠黿頭渚》:“信步上黿頭,龜丘水面浮?;貒鷻M黛浪,萬頃泛金漚。范蠡祠猶在,女夷風正遒。光明無上處,帆影見歸舟?!笨淌T娭械摹皾a”字被不少人辨識為“堰”,意思雖然解釋得通,但顯然不在韻上。而“金漚”一詞出自蒲松齡《聊齋志異·嬌娜》,指大門上的金色凸起物,也就是門釘。如此一來,“漚”字不僅在韻上,而且用“金漚”來形容金色的晚霞映射在湖面上所形成的波光粼粼效果也是非常恰當?shù)摹?/p>
接下來游覽的是一個可以獨立成園的部分,稱“長春花漪”。長春花漪圍繞一個袖珍小湖而展開,環(huán)湖都是有幾十年樹齡的櫻花。每年櫻花盛開的時候,這里一定是花的海洋,花的漪瀾。
一座建于1936年名為“長春”的單拱石橋橫亙在太湖和袖珍小湖之間,如長虹臥波,似明月映照。在賞櫻的季節(jié)里,長春橋注定是最理想的襯景,必定是游人最趨之若鶩的地方。
袖珍小湖的南北各有一座臨水敞軒,南為“絳雪軒”,北稱“涵萬軒”,都是賞花的理想去處。
在絳雪軒西南湖岸上,有一座四柱三門三樓牌坊,臨水一面的坊額為“橫云山莊”,背水一面的坊額的為“具區(qū)勝境”。
“橫云山莊”是黿頭渚景區(qū)在抗戰(zhàn)時期的名稱,而“具區(qū)”則是太湖的古稱?!稜栄拧め尩亍分休d:“吳越之間有具區(qū)?!迸品磺坝惺A探入湖中,形成一個小碼頭。如果有船只在此靠岸,船上的人穿過牌坊,會看到一塊一人多高的太湖石。
這塊太湖名“古云石”,因其狀若一作揖迎客的人形,故又稱“迎賓石”。此石是無錫著名實業(yè)家楊翰西在1918年構(gòu)建的“橫云山莊”的舊物,在此已經(jīng)豎立了100多年。
牌坊西是一個小水灣,幾座曲橋和亭臺躍離水上,給單調(diào)的水面賦予了美感。
攀上幾十個臺階,即來到了黿頭的頭頂。迎面一塊石頭上刻有“黿渚春濤”四個大字,落款是“劉春霖”。劉春霖是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狀元,也是中國科舉史上最后一位狀元。但據(jù)劉氏后人回憶,“黿渚春濤”這四個字其實是由劉春霖的兒子劉元譔代寫的。而“黿渚春濤”碑刻的原刻已經(jīng)在“文革”中毀壞,現(xiàn)在刻石上的“黿渚春濤”四個字集自民國年間上海著名書法家唐駝為黿頭渚“花神廟”題寫的對聯(lián):“春色斗燕支天教萬紫千紅都歸主宰;濤聲吼黿渚地勝十洲三島合住神仙”。落款用的仍然劉春霖原題。
轉(zhuǎn)過來看刻石的另一面,是“黿頭渚”三字,落款是“敦世”。這“敦世”姓秦,是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舉人,梁溪七子之一,秦觀的三十一世孫。
黿頭上高聳的六棱燈塔始建于1924年,1982年進行了加固和翻新,重建了頂部的重檐琉璃瓦頂,并以金山石貼面,高度也有所增加。
燈塔墻壁上嵌有一方《黿頭渚燈塔銘》刻石:“生愁善哉!一黿天浮光明,大放照微四周。措迷有路覺癢,無愛勒銘于此。敢告行舟?!睍鴮懻呤菞顗蹣?。楊壽樞為無錫人,清末曾官至光祿寺少卿。
燈塔前方有一株樹齡應(yīng)在百年以上的三叉黃連木植根于山石之間,這應(yīng)該是黿頭渚最西端的一株高大喬木,也是燈塔最忠實的陪伴。
沿黿頭的南緣東行,一個小水灣臨水崖壁上可見“明高忠憲公濯足處”刻石。這里所說的“明高忠憲公”是指明代東林黨代表人物高攀龍。高攀龍為明萬歷十七年(1589年)進士,曾與顧憲成等人復建“東林書院”,官至刑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謚號“忠憲”。該刻石出現(xiàn)在抗戰(zhàn)勝利之后,題寫者是無錫籍人士朱松黯。
刻石下面是高攀龍的一首詩:“馬鞍嶺上振衣,黿頭渚邊濯足。一任閑來閑往,笑殺世人局促?!边@是高攀龍《水居漫興》十五首中的第十二首,是其在五里湖畔筑水居賦閑時的諸多詩作之一。
相鄰的另一個小水灣的崖壁上是黿頭渚的標志性刻石“包孕吳越”。史載,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無錫縣令廖綸攜友人船游至此,仰望絕壁,突發(fā)感慨,遂書“包孕吳越”四字,并著人鐫于崖壁之上。太湖是江浙一帶的母親湖,“包孕吳越”是對太湖千百年來養(yǎng)育了吳越人民的由衷贊美。在“包孕吳越”刻石旁側(cè),還有“橫云”二字,亦是廖綸手筆。廖綸工書法,擅詩文,書有顏柳風度。這兩個小水灣絕壁聳立,多有霧氣彌漫之時,故被稱為“橫云石壁”。
在“包孕吳越”崖壁的上面有一座方形重檐攢尖頂樓閣,稱“飛云閣”。該閣始建于1931年,現(xiàn)存建筑為1996年翻建。閣門上有一聯(lián):“汪洋千里文如其人;突兀壹樓下臨無地”。
閣內(nèi)存有文征明《太湖》詩刻石:“島嶼縱橫一鏡中,濕銀盤紫浸芙蓉。誰能胸貯三萬頃,我欲身游七十峰。天遠洪濤翻日月,春寒澤國隱魚龍。中流仿佛聞雞犬,何處堪追范蠡蹤。”
循山間石徑東行,有一卷棚頂方亭橫于路中,亭額為“憩亭”。
亭內(nèi)石碑上刻有明代無錫籍畫家王問題寫的一首古風《湖山歌》:“我歌湖山君莫譏,巢許夔龍誰是非,秋風蕭蕭吹客衣,嗟今之人胡不歸?具區(qū)之上,蘭榜荊扉,青猿屢嘯,白鷺群飛。峰巒映兮潭島,水溶溶兮煙霏,心無憂樂,道無行回。白云與之俱,卷舒隨天機。平分四時,孰知其春秋兮?但見花香而草腓,海日欲暝,鳥倦人稀,有酒盈缶,稻熟魚肥。頹然一臥,露下漁礬,地洵美而非遠,嗟今之人胡不歸!”王問,字仲山,無錫人,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進士,初授戶部主事,遷本駕郎中,后歸隱于太湖之濱,不復仕。此詩碑為明代原碑,原存于王問別墅中,曾遭損毀,后被移來黿頭渚筑亭保護。
石徑前方現(xiàn)出一座十字脊樓閣,因建于1928年,而該年是農(nóng)歷戊辰年,故得名“戊辰亭”。該閣為當時江蘇等地社會名流捐資所建,功能類似今天的會所,如今辟為茶室。戊辰亭初建時為兩層,1972年改建為三層,更為兀立,是觀覽湖光山色的絕佳之處。
與戊辰亭相隔不遠,有一座長方形敞亭,是來往游人歇腳小憩的好地方。亭內(nèi)臨湖一面開有三個方窗,透窗望去,即是三幅真山真水實景畫。中間窗口上方懸“共羨輕鷗”匾額,兩側(cè)的一副對聯(lián)“誰能胸貯三萬頃;我欲身游七十峰”選自上文提到的文征明《太湖》詩。
敞亭對面有一個用石塊圍成的小池,內(nèi)有細流涌出,此乃“一勺泉”。在旁側(cè)石壁上,還留有王問等人留下的“源頭一勺”等刻石作品。謂之“一勺”,是極言其水流之小,所聚之水,一勺即可舀盡。而“有源之水聚而為一勺,散而為三萬六千頃”的說法則過于夸張,因為“一勺泉”不可能是太湖的唯一源泉。
從一勺泉旁邊拾階而上,黃墻黑瓦的所在就是“廣福寺”。廣福寺的前身為建于南朝蕭梁時期的“廣福庵”,原在黿頭渚后山。1924年,實業(yè)家楊翰西將現(xiàn)在廣福寺所在的地皮捐獻出來供僧人修建寺廟,并把廣福庵遷移至此,始稱“廣福寺”。因覺得該寺過于“年輕”,故未進寺游覽,只在寺門前略作停留。廣福寺的素齋頗有名氣,但到此時不是飯點兒,也只好錯過。
廣福寺門前一處石壁上可見“劈下泰華”刻石,據(jù)說也是王問手筆。
穿過一座兩邊門額分別為“聆濤”和“聽梵”的歇山頂小門樓,即進入了“萬浪卷雪”景區(qū)。
石階在山嶺上時上時下,最終把游人引向了湖邊。一道石砌長堤在湖水中扭出優(yōu)美的弧線,一座單拱石橋鑲嵌在曲堤中間,這就是“萬浪橋”。
曲堤和萬浪橋均修建于上個世紀30年代。據(jù)說在湖中風浪較大的時候,湖水拍打曲堤和石橋形成的浪花如北風吹雪,“萬浪卷雪”之名由此而得。冬末春初,應(yīng)該是太湖比較安靜的時候,風平浪寂,波瀾不驚,萬浪卷雪的奇觀自然也不得見。
遠處石壁上鐫有“風景這邊獨好”幾個大字,落款的篆刻印章上分明是“東風勁吹全球紅”。從語氣上看,這顯然是那個年代留下來的刻石作品。
游覽完萬浪卷雪,本應(yīng)該原路返回,繼續(xù)游覽萬方樓、七十二峰山館和江南蘭苑等景點,但卻跟著一幫游人走上了與黿頭渚相連的蒼鷹渚,白白浪費了差不多一個小時的時間。毫無意義的一大圈繞下來,不僅走了冤枉路,而且還在不知不覺中走出了景區(qū)。好在黿頭渚景區(qū)南門的工作人員非常通情達理,很順利地就讓我們重新進入了景區(qū),使我們的游覽得以繼續(xù)。
重新恢復的游覽因距離在太湖仙島預定的午餐最后截止時間越來越近而變得腳步匆匆,途中的景觀多數(shù)都是一帶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