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中,常以幢 (chuáng)象征摧破之義,指佛陀以智慧之幢,降伏一切煩惱之魔眾。所以,幢被視為莊嚴具,用于贊嘆諸佛菩薩及莊嚴道場,故佛教有“法幢高豎”之說。


靈隱寺天王殿西側陀羅尼石經幢


隨著佛教的傳入,特別是唐代中期由“開元三大士”——善無畏、金剛智和不空傳承而來的佛教密宗的傳入,佛教信眾將佛經或佛像書畫在絲織的幢幡 (chuáng fān)上。

幢幡是指佛教所用的莊嚴。分而言之,幢是指圓筒狀竿柱,幡是指長條狀垂帛。

經幢中“幢”的原始形態(tài)是立于佛前的以寶珠絲帛裝飾的柱桿,以流蘇的晃動來“藉表麾群生,制魔眾”。為了保持佛經長久不毀,人們就改刻在石柱上。又因刻的主要是《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因此這類石柱稱為“經幢”。

唐代初年開始出現(xiàn)石幢經,幢柱上刻佛教經文,用以宣揚佛法。

靈隱寺石經幢雕刻的《大佛頂陀羅尼經》

“陀羅尼”是梵語的譯音,意譯為“總持”。意思是“持善法而不散,伏惡法而不起的咒力”。佛教認為陀羅尼包含深奧的經義,若有人書寫或反復誦念,即會解脫他的罪孽,得到極樂。為使陀羅尼經咒永存,佛教信眾便將它刻于上有頂下有座的石柱上,石“經幢”便由此誕生。


靈隱寺天王殿 經幢位于大殿前東西兩側

靈隱寺兩經幢東西相距約74米

東經幢高8.05米 西經幢高11.89米

杭州靈隱寺有兩陀羅尼石經幢,分別位于天王殿外東西兩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錄。

據經幢所鐫《建幢記》記載,石經幢由吳越國王錢弘俶建造于北宋開寶二年(969年),原立于錢氏家廟奉先寺。后吳越國納土歸宋,奉先寺廢。景佑二年(1035年),靈隱寺住持延珊法師遷建雙經幢于今址。


經幢須彌座低層雕刻蟠龍騰云

靈隱寺石經幢底部須彌座為三層

二層三層雕刻諸多佛教人物造像

經幢一般由基座、幢身、腰檐、短柱層及幢頂五部分組成,采用多段雕刻再搭建整體。靈隱寺的兩經幢東西相距約74米,結構基本相同,因幢頂構件殘缺,現(xiàn)存東經幢高8.05米,西經幢高11.89米。


幢身刻滿了經文 幢身上部為腰檐


仿木結構的石腰檐


石經幢下部三層為須彌座,分別雕刻蟠龍祥云和佛教人物造像。幢身上刻《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經》、《大佛頂陀羅尼經》和《建幢記》等。上部短柱層均為佛陀說法圖。


腰檐之上的短柱層 四周雕刻佛陀說法圖 栩栩如生

靈隱寺石經幢原有十二層,幢身八面,仿木結構,由灰?guī)r雕刻而成?,F(xiàn)雖有殘損,仍不失歷史滄桑之美。

靈隱寺石經幢造型優(yōu)美,氣韻靈秀,雕刻精致,為五代至北宋佛教經幢建造成熟時期的代表作之一,見證了靈隱寺悠久而輝煌的歷史。


靈隱寺天王殿東側經幢


靈隱寺天王殿西側經幢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給原作者及各位讀者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脫

圖文皆來源于靈隱寺,內容僅做公益性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