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重慶城的住戶幾乎是一個門面一個號頭,如果有條街巷里還有小巷,那小巷依然要取個地名,于是造成地名密集,三四平方公里老城內竟然有400條街巷。解放后,不知為何,把那些岔巷的地名都給予消除,只用諸如某某路某某號來代替。德安里改為中山四路36號,里面好大好大。幸好是機關,閑人免進,否則沒有幾個人找得到里面的住戶。這樣,地名雖然減少了,但卻給使用造成諸多麻煩?,F(xiàn)在更是如此了,一個小區(qū)占地幾十幾百畝,甚至有幾十幢樓,依然只有一個號頭,麻煩多多。
原德安里蔣介石官邸
“里”本來是指家鄉(xiāng)故里,后借用來指代地方。五家為鄰,五鄰為里。后來,除了縣城,一個縣往往分成若干個里,一個里往往包含了如今的好幾個鄉(xiāng)鎮(zhèn)。例如明代巴縣農(nóng)村就分為72個里,清康熙時設有12個里。不過,城市中的“里”,卻是從里弄轉化而來的。19世紀60年代,為躲避太平天國的戰(zhàn)亂,江浙一帶的有錢人紛紛逃到上海租界。為便于管理,租界當局在指定的地塊上興建大批集體住宅。這些房子多為立帖式結構,像兵營一樣聯(lián)立成行,對內交通自如,對外只有弄口可以抵達馬路,弄口設有鐵門,可以隨時關閉,有點像集中營或戰(zhàn)俘營。哪知這種原本是為了便于管理而統(tǒng)一建造的集體住宅,很快發(fā)展成為綜合東西方居住特色的上海弄堂,稱為“里”,在隨后的上百年時間里成為上海房地產(chǎn)業(yè)的中堅。
上海很洋盤,重慶人也跟著仿造,于是就有了慶德里、德興里、成德里、和平里之類的房屋和地名。其中最有名氣的,就是德安里了。
德安里實際上并沒有封閉,沒有形成“里”,只是東施效顰用了一個里字作地名通名而已。其中的101號原為劉湘部將許紹宗所建,因其號堯卿,稱為堯廬。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被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借用,成為蔣介石在重慶城內的官邸。鄰近的德安里103號,原是重慶富商丁次鶴所建,被宋美齡占用,稱為美齡樓。國民政府行政院、軍事委員會侍從室等也駐在德安里。美齡樓較為寬闊,當年蔣介石、宋美齡進行外事活動,幾乎都在此樓進行。1942年10月,美國總統(tǒng)羅斯福特使威爾基訪華,蔣氏夫婦就在這里與威爾基見面。1945年重慶談判,美齡樓和堯廬也是談判的重要場所。1949年10月,代總統(tǒng)李宗仁來渝后,也住在德安里新修的代總統(tǒng)官邸里,不過只住了十多二十天,就匆匆離開了。
解放后,德安里作為地名消失了,變成中山四路36號,里面的門牌號數(shù)也撤銷了,重新編碼為1號樓、2號樓、3號樓之類。先是中共中央西南局駐地,鄧小平、劉伯承同住2號樓,后來又分住6號樓、4號樓。賀龍來到重慶后,先住2號樓。后新修了1號樓,賀龍就搬到1號樓住了將近4年。西南局辦公樓則設在8號樓,那是抗戰(zhàn)時期國民政府行政院所在地。后來,西南軍政委員會和西南軍區(qū)撤銷,西南局搬到成都,中山四路36號(原德安里)就成了中共重慶市委的辦公地,一直到現(xiàn)在。
在這個大院里,有開埠時期到民國早期的建筑,有抗戰(zhàn)時期到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建筑,有新中國成立初期到2000年后的當代建筑,風格各異,造型別致,土洋結合,中西合璧,真實記錄了重慶百多年來的歷史變遷,從一個角度反映了重慶走向國際化進程中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形態(tài)、城市規(guī)劃、城市建設和城市文化水平。那些歷史文物建筑記載著名人薈萃的歷史場景,承載了重大史實,蘊藏了深厚的文化內涵,傳遞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在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內容和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