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線通麥14公里臨江險道,歷來被稱之為“死亡之路”或者“通麥墳場”。隨著2016年4月“五隧兩橋”的建成通車,昔日數(shù)小時才能越過的天塹,如今只需20分鐘便可通過。對于走過川藏線的朋友,或者沒有走過川藏線的朋友,或者即將去走川藏線的朋友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然而,對于一個自駕愛好者來說,沒有了14公里臨江險道的川藏線,似乎又少了點(diǎn)什么。

九年前我第一次自駕進(jìn)藏,走的正是川藏線。那時的路況今非昔比,從雅安到拉薩2400多公里,走了整整9天。期間越過的萬水千山和經(jīng)歷的“九九八十一難”,尤其走過的通麥14公里臨江險道,至今歷歷在目,難以忘懷。那是一段刻骨銘心的經(jīng)歷,也是一段抹之不去的記憶。

記得從雅安啟程后的第7天傍晚,我們?nèi)寇嚥诺搅怂赜行∪鹗恐Q的波密縣。7天當(dāng)中,幾乎沒有走過太好的路,不是坑坑洼洼就是凸凹不平,不是路基損毀就是山體滑坡,走走停停,苦不堪言。等到了波密的當(dāng)天半夜,又下起了大雨,真是雪上加霜,‘’禍‘’不單行。

第二一早離開波密的時候,雨停了,天空依然濃云密布,像扣了個鍋蓋似的,壓的人心里沉甸甸的。擔(dān)心雨后的路更加泥濘難行,尤其是就要到了“死亡之路”的通麥14公里臨江險道,心里更加忐忑不安。好在上了G318國道不久,云開霧散,天空又恢復(fù)了固有的明亮,心情才由陰轉(zhuǎn)晴。不過雨后的路況卻沒有因此好了起來。

沿帕隆藏布江順流走約90公里過了通麥鎮(zhèn),忽被一條大江攔住。江上有座大橋,一輛貨車正從上面搖搖晃晃通過,橋身吱吱呀呀作響。倏然明白,這不正是傳說中的通麥大橋嗎?橋的那邊,不用說就是令人畏懼的川藏線第一天險通麥14公里臨江險道。

通麥大橋有人稱之為14公里臨江險道上的“鬼門關(guān)”。看上去很單薄,像一座臨時搭建起來的鋼架便橋。后來才知道,通麥大橋的確是一座為了保暢而臨時修建的保通橋,設(shè)計使用年限僅為8年。橋長258米,寬3.7米,載荷20噸,限速每小時5公里。一直以來由武警交通四支隊管理守護(hù),橋兩邊有武警值守,禁止過往游客停留拍照。

當(dāng)接近通麥大橋時看到,由于是單向放行,等待過橋的車輛已排成了長龍。見有巡邏檢查的武警戰(zhàn)士走了過來,我上前去問:“要等多長時間才過橋?”武警戰(zhàn)士用手指了指正從橋上開過來的車說:“等那邊車過完就可以通過了?!蔽矣謫枺骸斑^江后能會車嗎?”武警說:“過橋是單向通過,過去后怎么會車要自行解決?!甭犃诉@話我更擔(dān)心了,于是通過對講機(jī)提醒大家尤其是司機(jī)們,一定要集中精力,千萬小心,“黨”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

趁著排隊過橋的空檔,我仔細(xì)觀察了這座大橋,借上廁所的機(jī)會拍了幾張照片。發(fā)現(xiàn)通麥大橋是一座雙塔雙鉸單跨懸索橋,橋梁護(hù)欄是鋼架結(jié)構(gòu)。橋面一次只能單向通過一輛車,速度很慢。

在做攻略的時候從網(wǎng)上看到,通麥天險每年都會有車掉進(jìn)帕龍藏布江里。有的是會車時被擠下去的,有的是滑下去的,有的是被山體滑坡或者泥石流推下去的。還看到一則消息,幾天前還有一輛小轎車不慎掉了下去……。于是我心里默默禱告,但愿我們能順利通過。

另外還有驢友發(fā)消息說,車輛過往通麥吊橋時,要等好長時間。如果遇上塌方或泥石流,或許要等一天或者更長的時間。果然當(dāng)我們到了通麥大橋,過橋的車排成了長龍,而我們只等了兩個多小時,武警就示意讓通過,運(yùn)氣還算不錯。

當(dāng)車緩緩駛上了通麥大橋,只覺得晃動的厲害,橋身吱呀呀地作響,好像隨時都有壓跨似的。大家誠惶誠恐,心驚膽顫,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直到過了橋,才松了一口氣。

通麥大橋是14公里臨江險道的起點(diǎn),接下來是一條狹窄彎曲、坑洼不平、鑲嵌在懸崖峭壁間的沙土路。一側(cè)是深不可測的帕龍藏布江,另一側(cè)是陡立的懸崖峭壁。路窄處不過3米,勉強(qiáng)能過一輛大車;路寬處不足5米,兩部車勉強(qiáng)可以會過。行走間,時不時有飛石落下,還有從山上流下的溪水,漫過路面流向深淵。

行走在14公里臨江險道上,車速與人走的速度差不多。我們跟在一輛大車后面,小心翼翼走著。正走間,忽見對面過來一輛大車,前面的大車緊貼山跟兒讓出了地方。于是對面大車緊貼著懸崖,一點(diǎn)點(diǎn)朝前挪。正在這時,只見那大車身子一歪,轟隆一聲爆響,跌進(jìn)了深溝,冒出一股煙塵,瞬間沒了影子。過去在電影里看到的驚險鏡頭,活生生地出現(xiàn)在眼前,嚇得我們張口結(jié)舌,好半天沒有緩過神兒來。

發(fā)生了這樣的突然事故,接下來怎么處理的不得而知,我們只想著迅速離開現(xiàn)場。好在小車還能通過,走出好遠(yuǎn)還心有余悸。直到9年后的今天,一想起當(dāng)時的情景,依然不寒而栗。

走出幾公里,忽見幾個年青的騎行驢友,蹲在路旁燒紙,于是停下車去問怎么回事。不聽則已,一聽又是半天沒緩過神兒來。原來,他們是在祭奠一位驢友朋友。說去年的這個時候,他們一行三人騎結(jié)伴途經(jīng)這里,遇到了泥石流。其他都人不敢再走,可這個朋友卻不聽勸阻只管通過,不想被突然跨下來的泥石流推到了江里。當(dāng)時打電話報了警,幾個小時后來了救援,可搜索了半天不見人影。直到半個月后才得到消息,尸體從幾十公里的下游找到了。為了紀(jì)念這個朋友,他們今年再次重走14公里臨江險道,特意在這里停留祭奠。聽著他們的敘說,還沒有從剛才驚心動魄的事故中緩過神兒,嚇的身上又起了雞皮疙瘩。于是,趕快離開了這個地方。至今想起這事,還覺得心驚肉跳。

接下來的路依然崎嶇難行。好在我們是靠山坡一側(cè)行走,偶爾遇到會車,也是比較寬的地方。加之每部前都安排一個人引路,幾乎沒有遇到太大的麻煩。一路走來也算是有驚無險,兩個多小時終于走出了通麥天險。

過了通麥天險之后,我通過對講機(jī)問三個司機(jī)感覺如何。小鍵說這是一次挑戰(zhàn),黑子說是生平第一次遇險,王波說從此以后天下再沒有不敢走的路了!然而,大家卻開心不起來。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zhuǎn)眼間9年過去了,當(dāng)年行走通麥天險的往事始終歷歷在目,不能忘懷。尤其對驢友們行走川藏線的動向格外關(guān)注,對所寫的紀(jì)實游記也特別上心。當(dāng)聽到2013年8月2日晚,通麥大橋發(fā)生垮塌,導(dǎo)致一輛貨車墜江和4人失蹤,造成交通中斷的消息,感到非常震驚和沉痛;當(dāng)聽說2016年4月,通麥天險“五隧兩橋”建成通車,又感到十分的欣慰。如今,昔日的天險已變成了通途,難于逾越的通麥天險已成了歷史。自駕川藏走西藏,已不在是難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