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園(Yu Garden)位于上海市老城廂的東北部,北靠福佑路,東臨安仁街,西南與上海老城隍廟毗鄰 ,是江南古典園林,始建于明代嘉靖、萬歷年間,占地三十余畝。

老城廂是上海歷史的發(fā)祥地,薈萃了眾多名勝古跡。這些園林不僅有樓臺亭閣之勝,而且有山水自然之美。老城隍廟的興建早于豫園,老城隍廟位于方浜中路安仁街西。一些朋友會把“豫園”和“老城隍廟”搞混,其實這兩處雖然一墻之隔,但確是不同的地方。其后由于商圈的形成,大家都習慣將它們放在一起,而且大多數老上海人都習慣說老城隍廟。

1553年上海縣城圖中標注的城隍廟位置

豫園在城隍廟的西北角。康熙初年,上海一些士紳將豫園幾個廳堂改建為清和書院。鴉片戰(zhàn)爭時,豫園遭破壞。咸豐十年,太平軍東征,清政府請洋槍隊入城防守,豫園又作兵營,“西園石山,盡拆填池”,建造西式營房。

1884年上海地圖中標注的豫園和城隍廟

老城廂泛指原來南市區(qū)一帶的舊城區(qū),是由“城”和“廂”兩個獨立區(qū)域組合而成的。城——原來的上??h城,即現在的人民路和中華路環(huán)路以內的區(qū)域,也是上海曾經的政治文化中心地帶。廂——上海縣城外十六鋪碼頭到高昌廟(江南造船廠)的沿江地帶,那曾是上海經濟支柱航運業(yè)的主基地。再說“城”和“廂”,兩者原是由一道城墻分割開的,即上??h的城墻。明嘉靖年間為抵御倭寇侵襲, 1553年在黃浦江邊筑起了一圈圍長9華里的圓形城墻,并在城墻外圍挖了一圈護城河。之后數百年間幾經改造,至1910年5月時上海城一共有了10座陸門和4座水門。至清朝末年,歷時350余年,老城廂共建造私園30多座,其中13座為官吏所建,明代7座,清代6座。

近360年歷史的上海城墻在1912年被拆除,護城河被填沒,合并筑成了今天的中華路和人民路,城廂的兩片區(qū)域也正式連接到了一起。

上海老城墻

豫園原來是明代四川布政使上海人潘允端為了侍奉他的父親——明嘉靖年間的尚書潘恩而建造的,取“豫悅老親”之意,故名為“豫園”。豫園從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開始興建,至明神宗萬歷五年(公元1577年)完成,前后共用了18年時間。占地70余畝。豫園由明代造園名家張南陽設計,并親自參與施工。古人稱贊豫園“奇秀甲于東南”,“東南名園冠”。

17世紀中葉,潘氏的后裔逐漸衰落,園林也逐漸荒廢。到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重新進行整理。鴉片戰(zhàn)爭期間,英軍入侵上海,園林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 清咸豐三年(1853年),上海小刀會發(fā)動起義失敗后,豫園被清兵嚴重破壞,點春堂、香雪堂、桂花廳、得月樓等建筑都被付之一炬。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軍隊又侵入,造成了更大的破壞。新中國成立以后,自1956年起開始整修,恢復了30多畝園景。

清末老照片中的豫園

現在的豫園面積有兩萬平方米,其布局曲折、亭、臺、樓、閣、假山、池塘共30余處。按其主體建筑,可分成大假山、萬花樓、點春堂、會景樓、玉玲瓏、內園六大景區(qū),每個景區(qū)都有其獨特的景色。

豫園鳥瞰

豫園豫園按主體建筑可分為大假山、萬花樓、點春堂、會景樓、玉玲瓏、內園六處景區(qū)。

大假山景區(qū)主要有三穗堂、仰山堂、卷雨樓、大假山、游廊、萃秀堂等景觀。

萬花樓景區(qū)主要有魚樂榭、亦舫、兩宜軒、復廊、萬花樓等景觀。

點春堂景區(qū)主要有點春堂、打唱臺、古井亭、快樓、和煦堂、靜宜軒、聽鸝亭等景觀。

會景樓景區(qū)主要有會景樓、九獅軒、流觴亭、浣云假山和積玉水廊等景觀。

玉玲瓏景區(qū)主要有玉玲瓏、玉華堂、得月樓、藏書樓等景觀。

內園景區(qū)主要有靜觀廳、延清樓、觀濤樓、聳翠亭和古戲臺等景觀。

大假山景區(qū)(主要有三穗堂、仰山堂、卷雨樓、大假山、游廊、萃秀堂等景觀。)

大假山用數千噸浙江武康黃石建成,由明代著名疊山家張南陽精心設計堆砌,也是他唯一存世的作品。山高約14米,享有“江南黃石假山之冠”美譽。400多年來,豫園景物時廢時興,而大假山仍保持舊觀。 大假山是全園最高點,相傳當年也是上海的最高峰之一。大假山上有二亭,一在山麓,名“挹秀亭”,意為登此可挹園內秀麗景色;一在山巔,稱“望江亭”,意為立此亭中“視黃浦吳淞皆在足下。而風帆云樹,則遠及于數十里之外”。昔重陽節(jié)時,游人來此登高望遠,浦江帆檣,歷歷在目。

《申江勝景圖》中的“豫園”萃秀堂、大假山

三穗堂

位于豫園正門處,清乾隆二十五年建。原為樂壽堂,清初曾被征為上海縣衙辦公之地,高9米,是園中的主要建筑之一。在清代,這里是官府慶典和“宣講圣諭”之處,也是地方上文人士紳聚會活動的場所。

三穗堂

三穗堂

仰山堂、卷雨樓

位于三穗堂之后,與大假山隔池相望。清同治五年(1866年)建,底層稱仰山堂,上層為卷雨樓,仰山堂為五楹,北有回廊,曲檻臨池,可以坐憩堂內有錄自晉王羲之《蘭亭序》的“此地有崇山峻嶺”匾額。卷雨樓名取自初唐詩人王勃《滕王閣》詩句“珠簾暮卷西山雨”。

元代鐵獅

位于“漸入佳境”游廊前。左雌右雄,鑄造于1290年,底座上有款識:“章德府安陽縣銅山鎮(zhèn)匠人趙璋”、“大元國至元廿七年歲次庚寅十月廿八日”。鐵獅原置河南安陽縣衙大堂前,曾被日軍運往日本,抗戰(zhàn)勝利后歸還中國。

太湖石立峰(美人腰)

太湖石立峰,亭亭玉立,又稱美人腰,高2.3米?!皾u入佳境”語出《晉書 顧愷之傳》,這里有引人入勝之意。游廊石板鋪地,中為小橋,兩側有鵝項靠,可以坐觀山光水色。

游廊兩側有許多磚雕、石雕,這是一幅《神仙圖》,上面雕有觀音、達摩、福星、祿星、壽星、魁星等,上圖中間上方翹足,捧斗,執(zhí)筆的是魁星,魁星是二十八星宿之一,古人稱為主管文運之神,被形象化為赤發(fā)藍面鬼。

銀杏

銀杏樹高達21米,枝葉茂密,相傳為建園時園主人手植,已四百多年。

萃秀堂

位于大假山東北峭壁下,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始建,乾隆三十五年竣工。深隱于大假山北麓,面臨峭壁,北倚高墻,古木交柯,佳卉盈庭,環(huán)境清幽淡雅,靜坐堂中推窗便可近觀大假山景。

萬花樓景區(qū)(主要有魚樂榭、亦舫、兩宜軒、復廊、萬花樓等

萬花樓下四角有梅蘭竹菊圖案漏窗四幅樓南面有湖石假山。四周多回廊曲檻,廊旁的白色粉墻邊,依墻綴以石峰,栽植翠竹。上海地區(qū)賞花和祭祀花神的習俗也很久,豫園內的萬花樓明代叫花神閣。清代嘉定人錢大昕于花朝節(jié)觀花,曾作《練川竹枝詞》:“花朝二月雨初晴, 笑語相將北部行。折得緗桃剛一朵,小鬟偷壓鬢也輕?!被ǔ?jié),也叫花神節(jié),俗稱百花生日。中國古代對花有很深的感情,“中華”、“華夏”等詞匯均與“華(花)”有關,可以說,中華民族是花的民族。萬花樓前有兩枝古樹。一為銀杏,一為廣玉蘭。

萬花樓

萬花樓前有兩枝古樹。

張大千十二花神圖

亦舫

在萃秀堂東墻外,俗稱船廳。明代以后,江南園林常在水邊建石舫,用以臨水賞月,而直接在陸地上筑舫不多見,此系后增建。

魚樂榭

跨于溪流之上,傍山臨水,取名于莊子與惠子之間是否知魚之樂的辯論,蘊涵著園主人對莊子的仰慕和避世隱逸的心情。周圍古木參天,憑欄可觀池中游魚。榭前小溪長僅數丈,花墻把小溪隔而為二,墻上開設漏窗和半圓洞門,水從洞門流去。魚樂榭旁有一株已度過三百多個春秋的紫藤,每年初春時節(jié),枝條上綻滿白色的小花。

魚樂榭

隔水花墻

穿云龍墻

穿云龍墻位于點春堂西,龍頭用泥塑成,龍身以瓦作成鱗片。園中另外還有幾處龍墻:大假山后有臥龍,和煦堂西有雙龍戲珠,內園“可以觀”前有眠龍,各具特色。

復廊

復廊,中間用墻分隔,兩邊皆可行走。墻上開設著形狀不同的漏窗,從漏窗中左顧樓臺掩映,右望溪流峰石,宛如圖畫小品。廊西端連以方亭,亭中有匾,上題“會心不遠”。復廊長度僅12米左右,但在空間的劃分和景觀的組織上卻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平面上分別聯系了會心不遠、萬花樓和兩宜軒三個建筑物,使之相互結合的很緊湊自然。通過復廊及跨越山溪的白墻,把仰山堂前的大假山與點春堂之間的庭院劃分成性質不同的三個空間。

兩宜軒

復廊東端有一小軒,在這里探首俯視則清泉如鏡,隔崖相望則石峰壁立,面山對水,有古人“觀山觀水兩相宜”的情趣,故名兩宜軒。北面有建筑名亦舫,形狀如古代之船舫。

點春堂景區(qū)(主要有點春堂、打唱臺、古井亭、快樓、和煦堂、靜宜軒、聽鸝亭等

點春堂建于清道光初年,位于豫園內,堂名出自蘇軾的詩句“翠點春研”,是一座呈五開間大廳的建筑。小刀會起義時,這里是義軍的城北指揮所。堂內現存有晚清畫家任伯年的巨幅〈觀劍圖〉和書法家沈尹默書寫的對聯“膽墨包空廓,心源留粹精”,歌頌了小刀會起義軍。點春堂為單檐九脊無頂,屋面坡度較平緩,正脊與檐口都有升起曲線。堂寬五間,木結構承重墻,木門窗。整幢建筑建于低矮的磚臺基上,平面柱網由外二圈組成,柱形都是圓形直柱,內外柱的柱徑均相等。堂內雕梁畫棟,工藝精細,古樸寬敞。點春堂上的金字大匾,筆法蒼勁,剛柔并濟。朱紅大柱、宏大斗拱和深遠的出檐,均給人以雄壯有力的直感。

點春堂

打唱臺

“打唱臺”,也叫“鳳舞鸞吟”,點春堂對面的小殿宇。戲臺依山臨水,半跨池上。臺前的垂檐,雕刻細膩,涂金染彩。戲臺四面的石柱上,分別有描繪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對聯。打唱臺正中掛著郭沫若1961年10月游覽豫園時寫下的詩篇:

小刀會址憶陳劉,一片紅巾起海陬。日月金錢昭日月,風流人物領風流。

玲瓏玉壘干鈞重,曲折樓臺萬姓游。 坐使湖山增彩色,豫園有史足千秋。

和煦堂

面山背水,夏涼東溫,與點春堂隔水相望。頂上兩隊人馬橫刀躍馬搖旗吶喊的雕塑栩栩如生。堂呈方形,周圍開敞。堂內陳列的一套家具,包括桌、椅、幾和裝飾用的鳳凰、麒麟,都用榕樹根制作,已有上百年歷史。旁有石蹬通向聽鸝亭。

快樓

“快樓”。位于點春堂東南,雕棟畫檐,水石繚繞,上層名快樓,下層稱延爽閣,登快樓可眺望豫園全景。從快樓朝南而下,還有靜宜軒、聽鸝亭,周圍繞以花墻,自成小院。

會景樓景區(qū)(主要有會景樓、九獅軒、流觴亭、浣云假山和積玉水廊等景觀)

會景樓原名“得意樓”,三面環(huán)水,位居豫園的中央,建于1870年。登上會景樓,全園景色盡收眼底。會景樓是以水景為主體的區(qū)域,會景樓三面環(huán)水,周圍栽著香樟、石榴、紫薇、紅楓、羅漢松等許多樹木,景色宜人。站在會景樓觀景,物景兩望,情意綿綿,頓時使人詩意盎然,“精駑八極,心游萬仞”。樓上有兩江總督、太子少保陶澍題寫的一聯:“曲檻遙通滄海月;虛檐不隔泖峰云”。

九獅軒

九獅軒位于豫園中央會景樓西北,1959年重修豫園時,拆去民宅,鑿池壘石,池北筑軒,名“九獅軒”。九獅軒是一敞開式建筑,面臨大池,前置月臺,憑欄觀賞池中游魚荷花軒西有一片杉樹,高聳挺拔。軒東修竹萬桿,滿目青翠。九獅為“救世”諧音。

流觴亭

流觴亭,因其兩面臨水,取《蘭亭序》“流觴曲水”之意。亭側有三曲板橋,貼水而筑。三曲板橋西是浣云假山。山以湖石堆成,北倚得月樓,西臨清泉。山洞盤桓,循洞可達山頂,洞內有泉,澗溪水從洞內流出。

積玉水廊

玉水廊南連會景樓,北達涵碧樓,因廊旁一石“積玉峰”而得名。積玉峰玲瓏剔透,原在也是園內,1956年移到豫園。廊長達百米,是江南古典園林中最長的一條水廊,漫步廊中古樹蒼翠欲滴,池中紅魚游動,亭榭流光溢彩。

涵碧樓

涵碧樓隔池與聽濤閣相望。為二層建筑,全部木構材質為緬甸上品楠木。梁坊上雕刻了牡丹、梅花、百合、水仙、月季等一百種花卉圖案和四十幅全本《西廂記》故事圖案,故該樓又稱“楠木雕花樓”。樓中陳列著清代精致華貴的31件楠木雕花廳堂家具,有戲文獅子紋長條桌、五獅^座圓大理石落地屏、戲文松鼠葡萄紋落地鏡、圓桌和束腰圓凳等。

聽濤閣

聽濤閣位于積玉水廊東,坐北朝南為兩層建筑。其南部下為抱廈,上為雅室。其頂上塑一單腿獨立的仙鶴,隔池南望涵碧樓。

玉玲瓏景區(qū)(主要有玉玲瓏、玉華堂、得月樓、藏書樓等景觀)

上海豫園的玉玲瓏為江南三大名石之一,高約1丈余,玲瓏剔透,周身多孔,具有皺漏瘦透之美,為石中珍品。古人曾謂“以一爐香置石底,孔孔煙出;以一盂水灌石頂,孔孔泉流”。原為宋代宋微宗的貢品“花石綱”遺物。中國人評石需具備“漏、透、皺、瘦”四個特點,才算是石中之寶。而玉玲瓏全部具備了這四個條件。玉玲瓏在會景樓東庭院已屹立400余年未曾移動,奇石色青,高約4米,寬2米,重達萬斤,雜云突兀,萬孔錄透。

玉華堂 

原為潘允端書齋。玉華也有取玉中精華之意。清道光年間重建,改名為香雪堂。八一三淞滬抗戰(zhàn)時被日機炸毀。1959年重建。堂內現按文人書房布置,陳列著明代紫檀木畫案等珍貴家具。堂上匾玉華堂三字用明代文征明的字跡合成。堂內家具具為仿明代之物,擺設一如明式陳式。玉華堂前有兩珠白玉蘭。

得月樓

位于玉華堂、玉玲瓏西,兩面臨水,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取“近水樓臺先得月”之意而名。得月樓為二層樓房,建筑精致。樓前有“皓月千里”匾額,樓上有兩副對聯“樓高但任云飛過,池小能將月送來”;“得好友來如對月;有奇書讀勝觀花”。前者為兩江總督陶澍所撰。

綺藻堂位于得月樓下,以“水波如綺,藻彩紛披”而名。堂內裝潢美觀,別具一格。堂檐下有100個不同字體的木雕“壽”字,稱為“百壽圖”,富有民族特色。堂前一天井,猶如方茶壺,內有匾額:“人境壺天”。左側圍墻上有清代“廣寒宮”磚刻。

環(huán)龍橋

環(huán)龍橋位于玉玲瓏南,用青石建造,單孔拱形,建于明代。

藏書樓

藏書樓,又名綠楊春榭、書畫樓,是海上畫派的發(fā)源地。位于得月樓對面,清光緒年間建,清末曾是有名的書畫市。

內園景區(qū)(主要有靜觀廳、延清樓、觀濤樓、聳翠亭和古戲臺等景觀)

內園原名“東園”,本來自成一體,現在辟為豫園的一部分,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占地僅2畝,山石池沼、廳堂樓觀、亭臺軒閣,樣樣俱全,園內的花墻、小廊等建筑錯落有致,層次分明。“晴雪堂”是該園的主要建筑物,裝飾華麗,構造精巧,玲瓏剔透。堂東有溪流,與廊亭、花墻一起組成了一座小型的庭院,庭院內的景物布局緊湊,深具中國園林藝術的特色。園門外還有湖心亭、九曲橋、荷花池,亦為豫園的勝景。

內園俯視圖

靜觀

靜觀大廳,亦稱晴雪堂,是內園的主要建筑,面對假山。石峰間的黃楊、石榴、白皮松等,都是已有一二百年歷^史的古樹。靜觀東側是一小院落,池水一泓。亦稱 “晴雪堂”,是內園主要廳堂,造得雕棟畫梁,軒昂高敞,堂面闊5間,進深3間,廳前有兩尊石獅,廳內有兩塊貼金匾額。

聳翠亭

聳立于觀濤樓東面假山上,雙層亭閣,底層置石桌、石凳。亭內一匾“靈木披芳”。

可以觀

可以觀為一方形小廳,周圍樹木蔽天,山石秀潤,精致幽靜,炎夏時分外涼爽,廳前有磚雕《郭子儀上壽圖》,旁有泥塑龍墻,北接“洞天福地”鳳凰亭,南連“別有天”,墻上有《重修內園記》等石碑,記載內園歷史。

古戲臺

古戲臺建于清末,原在閘北上海北錢業(yè)公所內,1974年移建于此,經過修繕和增建于1988年9月對外開放。坐南朝北,被譽為“江南第一古戲臺”。戲臺7米見方,左右兩邊有欄干,臺柱高約2米。臺正面有獅子、鳳凰、雙龍戲珠、戲文人物等木雕圖案,全部貼有金箔。戲臺頂部的藻井呈穹隆狀,上有二十二層圓圈和二十道弧線相交,四周二十八只金鳥展翅欲飛,中心是一面圓形明鏡。戲臺后部有六扇木屏門,門上雕有山水、人物、花草圖案。兩側石柱上鐫有對聯:“天增歲月人增壽,云想衣裳花想容”,為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俞振飛先生的手跡。戲臺正對面的還云樓設貴賓佳座,全部是清代的太師椅和茶幾。兩邊有雙層看廊,安放著仿古的明式紅木靠椅和茶幾,共有200個觀眾座位。戲臺前的院落中,有一塊特大金磚,這是浙江嘉善古典瓦廠特意為古戲臺燒制的,磚每邊長123厘米,厚16厘米,重近一噸,堪稱金磚之最。

時間有限的可以著重逛一下郵票上的豫園的四個經典景觀。

吃喝玩樂在豫園

豫園燈會

上海元宵燈會源起漢代后,由劉邦之侄劉濞引入了揚州燈會文化。明代以后,元宵燈會已十分普遍,其最熱鬧、最精彩的場所就在上??h城中心的城隍廟、豫園、縣衙一帶。至民國,雖國家多難,社會動蕩,但城隍廟燈會已成地方習俗,為上海百姓一年中所盼,故年年始終堅持舉辦,1949年后,燈會傳統(tǒng)依然延續(xù)不斷。 “豫園燈會”現已成為滬上新春佳節(jié)知名度最高、影響力最大的一項傳統(tǒng)民俗文化活動。